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精選家鄉春節的作文7篇

節日慶典 閱讀(9.1K)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春節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家鄉春節的作文7篇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山西忻州過春節的時候,有很多習俗,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項——蒸花饃。花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除了過年,小孩子過十二歲生日,結婚辦喜事都要蒸花饃。花饃可以捏成不同樣子的,十二生肖,各種花鳥,技藝高的連龍鳳都能捏出來,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藝術品。

我過十二歲生日時,奶奶要送給我一份厚禮,我十分好奇,所以跟著來到廚房,到底要做什麼呢?我一再追問下,奶奶終於說出了這份厚禮——花饃。奶奶在案板上撒了些麵粉,拿出發好的面,就在案板上使勁揉搓,不一會兒就揉出了一個大面團。奶奶還說麵糰不能太硬,否則蒸出的饅頭容易裂開,也不能太軟,否則成不了形,我似懂非懂地在旁邊點了點頭。揉了好長時間,奶奶將大面團切成幾小塊,又開始揉起來,我詢問奶奶要做什麼樣子的,奶奶想了會兒說要做十二生肖。奶奶拽了一點面在案板上搓,越搓越細,最後在較粗的那一端用剪刀剪開一個小口,在兩側粘上黑豆,一條小蛇便做了出來。接著,奶奶又揪了稍大一點的麵糰,捏出上下大小一致的形狀,輕輕拉出耳朵,用剪刀在靠上的面部中間剪了一下,在中間的身子部分剪出手腳,再用紅豆做眼睛,兔子也做好了,奶奶用蛇纏住兔子,名為“蛇盤兔”,祝我節節高升,我高興地拍起掌來!

後來我瞭解到,“魚”指五穀豐登、“龍”指時運亨通、“蓮”指喜氣迎門。“花饃”這種藝術我們不應該讓它失傳,應該永久保留下來,因為那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東西,值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去學習,去研究,去把它發揚光大!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2

照荊州的習俗,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家家小團圓”這天是俗稱的“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小彩排”。天空還剩一絲夕陽時,鞭炮會隨著全家人的碰杯聲響起來,全家人都興起,吃得更香。

過了二十三,大家都會忙裡忙外。民諺雲:“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棗山;二十八,貼年畫;二十九,去買酒。”荊州就是這樣的,把所有的食物預備充足,最重要的是要貼上喜慶的年畫和對聯,迎接除夕的到來。

到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會是一次高潮。家家心靈手巧的人會做美味的年菜,滿屋是醉人的酒肉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屋裡早早貼上了年畫和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各種各樣的鞭炮煙花鬧起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荊州人吃團圓飯很講究,總會上魚糕,魚,圓子。魚糕代表步步高昇;與代表年年有餘;圓子代表團團圓圓。飯後,大家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到午夜12點,鞭炮響起來煙花亮起來,整片天空被煙花擦亮,然後大家互相說“新年好!”

正月七年級街上很寂靜。午前全家出動,走門串戶,給熟悉的人拜年,陌生人微笑點頭。家家桌上擺上五彩的果盤,有瓜子,花生,開心果,各種各樣的糖果……小孩最期待這一天,因為可以得到壓歲錢,只要給長輩拜年,然後得到長輩祝福,就能得到有特殊意義的壓歲錢,然後大家一齊吃色香味俱全的餃子。

大多數商店初八開張,不過並不很忙,店中夥計們還可以輪流去逛街,看錶演。

元宵節來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被燈火照亮,燈的.品種各色各樣,有的是宮燈,有的是紗燈,還有的是走馬燈,有些人還在廣場上放孔明燈,在燈上寫上自己新一年的祝願,然後放飛燈,放飛自己的夢想。元宵節還得猜燈謎呀!有的商場把所有燈謎貼上,猜對了還有獎呢!元宵節最重要的是吃元宵,濃濃的餡簡直甜滿了心頭!

轉眼間,春節已經在正月十五後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一切在開學鐘聲的時候畫上完美的句號。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是一個吉祥如意的喜慶日子,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放鞭炮。

有一年春節,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一起放鞭炮。當新年的鐘聲準時敲響時的一瞬間,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在空中,那一顆顆導彈似的“沖天炮”也衝上雲霄,那聲音真是震耳欲聾,響徹天穹。禮花千姿百態,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似點綴著美麗流蘇的綠絨大傘,有的如孔雀那五彩斑斕的羽毛,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兒……我和弟弟一齊問:“媽媽,我們可以開始了嗎?”“可以了,不過一定要注意安全!”媽媽叮囑道。

開始點火了,我迫不及待地從媽媽手上接過鞭炮,把鞭炮放在一片空地上,手上握著一個嶄新的打火機,手掌心都出汗了,將手上的打火機小心翼翼地湊到鞭炮旁。可不知為什麼不聽指揮的手亂顫抖起來,輕輕地把打火機扣鍵按下去,打火機射出一道火花,嚇得我心驚膽戰,心裡反覆默唸著:我是男孩子,我不怕!好不容易接上一點火星子,人就跑到九霄雲外了。弟弟笑我膽小鬼,我嘴裡嘀咕著:有本事你來啊!我不服氣,於是又大步流星地走到鞭炮旁,用打火機點燃了鞭炮,馬上又逃回了原地,“噝噝噝”鞭炮頓時射出無數火蛇,“嗚——”射向了高空,突然“啪”的爆了,又射出了大量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火花。弟弟不停地拍手大喊:“哥哥好棒!再來一根鞭炮!”我們哥倆在鞭炮雨中興奮得手舞足蹈。這時,我突然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煙花給夜空穿上了美麗的花衣裳,春節也因為了有了煙花而更加絢麗多彩!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有很多獨特的習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語都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後,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為,它們都寓意著好兆頭。

除夕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製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製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複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後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製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製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後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於我的手上沾滿了麵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後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後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製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中山,雖然過春節時比不上其他地方熱鬧,但也有幾大特點。

“年二八,洗邋遢”,就是要進行大掃除。打掃也有講究,掃地時必須從門口一直掃到屋子裡,“好的掃入,壞的掃出”這句俗語流傳至今,還要清洗傢俱、衣服等。這天洗澡要用柚子葉燒的水來洗,據說這樣可以辟邪。

年七年級非常熱鬧,早上六點就要放鞭炮。起床後就能看見院子裡紅紅的散落一地的鞭炮屑,充滿了過年的氣氛。年七年級的早飯必須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相當於除夕夜的晚飯。這一天幾乎不吃葷菜。早飯是由髮菜、香菇、粉絲、腐竹等素食組成的。吃完早飯後,全家人要輪著向神靈保佑,每個人都要說出自己新年的願望和幾句祝福的話語,如果今年的願望實現後,要上三炷香,表示對神靈的感謝。說完之後,把放在桌子上當供品的酒倒一半在地上,表示神靈已經喝了。

年八年級是去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的,一般要帶六個或八個桔子送給親戚,表示吉祥。

年九年級到年初六大多數人都回老家了。

元宵節當天才開始打掃院子裡的鞭炮屑。這天是要吃湯圓的,也要進行春節的收尾——開年糕,年糕一般有三個,開年糕要到最後一天才開。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6

大年八年級,媽媽帶我和我哥哥弟弟一起開車去南陽的淘氣貓玩。

那裡什麼都有:桌球、碰碰車、海盜船、瘋狂賽車、勇者攀登……

我們先跑到海盜船旁邊,海盜站在船頭拿著刀,它的姿勢吸引了我們,於是,我們坐了上去,海盜船開動了,海盜船在左搖右晃,一會兒從空中下來,我們一聲尖叫,快嚇死了,開來以後我還得多練練。

我們來到了賽車場,我和我二哥一人一輛F1賽車,帶上頭盔,裁判紅旗一揮我們一起踩油門,過了一會兒,我二哥超過了我,我很不甘心,於是,我猛踩油門,和我二哥並排同時衝線,都贏了!我們都不想要這個結果。於是,我們有去比打槍。

我們一人十發我先來,啪啪,幾聲響,我打了七發,該我二哥了,我二哥一扣板擊,打掉了九個,看來我還是沒我二哥厲害,我以後還要多加練習,才能超過我二哥。

這個春節意義非凡,這就是我快樂的春節!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7

我早已在市區過了好幾個索然無味的春節了。市區的春節,也有年夜飯,也有鞭炮和煙花,也有壓歲錢,但總覺少了什麼。每當過年,我就想起來老家鄉下的春節。

小時候一年也回不了老家幾次,回去時最隆重的節就是春節了。長途奔波,一到大門口,便是爺爺寫的大紅對聯,在灰色的牆上,分外顯眼,好似門邊的一把烈火。爺爺總在門邊站著,把我們迎進屋,然後塞給我各種小吃、水果和零食。在我的記憶裡,那是永遠吃不完的。

大年三十的晚上,空氣中的節日氣息是最濃的。鄰家的鞭炮此起彼伏,會接連不斷地響一整晚;伯伯也會用一根長竹竿條一大串在院子裡放,因為四面有牆環繞,聲音特別響。我則在躲屋裡抱著一隻薑黃色的大花貓,一邊聽鞭炮響一邊看煙花。除了特別大的那種,飛上天炸開一個球,再像空中的星星顆顆灑落的那種煙花,村裡的孩子還放各種一邊閃爍著四濺的火花一邊噼噼啪啪響的小煙花。還有其他種種我叫不出名字的小鞭炮、小煙花,都各顯神通,裝點著夜晚。

我們家的年夜飯是十幾口人一大家子在一起吃。要敬酒,說祝詞。到我的時候我只能紅著臉很小聲地說幾句,大人們也不計較,爽朗的笑聲在屋子裡迴盪。吃飯的時候我到時最愛奶奶蒸的各式各樣的精緻麵點,有刺蝟、鴛鴦、麻雀等樣子,我總是拿著它們賞玩,到第二天才吃掉。飯後還要吃包有硬幣的水餃,比誰吃到的硬幣多,這意味著他將會有最多的好運氣。我和哥哥吃不多,又不想輸,就拿一隻筷子挨個水餃戳,戳到有硬幣的才吃掉。飯後要磕頭,說祝福的話才能得到大紅包。拿到紅包以後我就熬不住要睡覺了,就抱著大花貓上床睡覺,大人就打牌,看電視。

後面的幾天,我們就各家走親戚。各家親戚都很高興,眼睛笑成一條線。一邊誇我長高了,一邊把我全身上下的口袋塞滿糖果,再給我紅包。不去走親戚的時候就在家裡面玩,因為人多,倒也不覺無聊。我們一直住到元宵才回家。

爺爺過世之後,我們就再沒回老家過年,記憶力灑滿煙火的小院也逐漸模糊在了記憶深處。近幾年的春節雖說也快樂,但如何能與老屋裡的舊時光相比呢?只怕就算是再故地重遊,也只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