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節日慶典 閱讀(1.86W)

2015年,本公司在省、市、縣各級政府及扶貧部門的關心支援下,著力抓好經營管理,在抓品牌創專利,提升效益的同時積極開展產業扶貧工作,扶持茶農增產增收。本公司通過與當地農戶建設合作關係,實施技術服務、收購保障、組織示範三大體系,帶動了周邊4760戶農民種植茶葉,促進4750多戶茶農增產增收。目前,我公司已和433戶農建立合同關係(建立其它合作方式的有4317戶)。一年來,我們在實施產業扶貧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一、做大做強產品品牌,建立扶貧保障基礎

我們認為要做好產業扶貧工作,首先是要做大做強產品呂牌,建立強大的產業示範基地,才能真正確保產業扶貧的工作長久實施,增加農戶信心,提高農戶熱情。2015年,我公司通過三個方面來提升公司利潤,擴大產業基地。一是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產品利潤空間。目前,我公司的包裝盒茶“御茗香”、“心眉紅茶”、“紅心鐵觀音”、“明前香芽”茶等七項申請專利已被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受理,產品在市場的影響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二是繼續鞏固和開拓銷售市場,增加銷售量。在鞏固老市場的同時大力拓寬銷售網路,以市級城市為中心,輻射到各個縣域。目前已建立的有潮汕,珠三角、廣州三大主銷售區,形成固定銷售網的有南京,昆明,贛州等地。三是進一步擴大茶葉標準化示範基地,增加優質原材料。完善了在大北山高寒地帶興辦茶葉示範基地3660畝,新建了大洋、良田等2000多畝示範基地。在公司產品熱銷,茶葉基地創收的示範和帶動作用下,本地農戶種茶、產茶的熱情高漲,2015年農村共增種茶葉8300畝,增產茶

鮮葉2125噸。

二、建立技術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技術保障

我們不斷完善和發展在大北山區建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範基地的有關工作,依託基地,積累的高產優質茶葉栽培技術經驗,引導茶農走科學種茶致富道路。一是科學選種,因地制宜。我們邀請省、市專家到公司和周邊考察,對周邊各個鎮村的山地土質進行研究分析,綜合地理環境、氣候、水源等各方面情況,針對實際環境情況選擇最適茶葉種植品種和種植方式,給群眾種植茶、管理茶葉,實現茶葉增產供提了科學保障。二是建立專門的技術服務隊伍。公司派出多名技術人員經常到鎮到村去作技術指導。從茶葉的栽植、施肥到產品採收全過程,每個產區均有1名技術員作指導服務,農戶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可及時得到幫助解決。三是依託基地給茶農舉辦技術培訓班。全年共培訓人員2000人次。我公司通過實施技術服務,給合作茶農提供了茶葉的技術保障,確保茶葉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實現了茶農增產多產優質茶葉的良好效果。

三、保障產品收購,建立合作營銷模式。

我們共與5個鎮8個村476戶種茶農戶建立合同購銷關係。在茶葉原材料收購的價格的制定上,公司作出大幅度的讓利,給農戶提供了最大的保障係數。我們制訂的收購保價,充分考慮市場行情,根據農戶的產品的交通、品質等情況,給予區別對待。對於高山種植產品,因其交通不便,投入成本高,產品質量好,我們用高於市場價收購。近幾年來,公司與農戶約定的合同收購價不斷上調。同時,年底公司還綜合考慮農戶的銷售量和公司利潤的情況,給高產大戶一定的獎勵,給個別農戶提供了肥料補助。此外,針對其它沒有建立合作關係

的農戶,我們在同樣提供諮詢技術服務的同時,在茶葉原料高產季節,為防止農戶自制茶葉不及時造成鮮葉老化和變質,我們同樣按照市場行情給予收購。

四、提供種植資金,增強農戶種植信心

為充分調動農戶發展茶葉種植的積極性,增加農戶信心。我公司針對一些種植面積較大和新加合作農戶,提供了預支種植資金的幫扶服務。農戶在與公司簽訂定價合同時,如果自己存在資金投入方面不足的情況,可向公司申請預支一部份資金作為購買茶種和肥料的費用。通過預支資金的幫扶,調動了農戶發展茶葉種植的積極性,增加了他們的信心。

一年來,通過我公司對茶葉產業扶貧專案的實施,使京溪園鎮粗坑等村、五經富大洋等村、南山鎮歸善等村共37戶貧困戶擺脫了困境,幫扶效益比較明顯。參與合作的農戶平增收2760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公司建立的有機茶葉示範基地起到了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帶動了村域經濟的發展。幅射區域內的群從出現了六個方面的轉變。一是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該專案實施成功,使大部分群眾從思想上認識到了發展茶葉種植的經濟效益,思想基本上從“要我發展”轉變到了“我要發展”的觀念上來。二是經營理念的轉變。專案實施產生了一批專門從事茶葉加工、對外銷售生意人,催生了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三是種植技術的轉變。通過接受培訓和實際操作,增長了科學種植的知識。四是產業結構調整的轉變。專案的實施改變了當地農村多年來單一傳統種養模式,特色經濟作用的種植得到了發展。

二0一一年一月十日

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篇2]

2015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市扶貧部門的傾力支援和縣直各部門的全力配合下,我們搶抓省級脫貧奔小康試點縣建設機遇,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整村推進為平臺,大力開展產業化扶貧工作。圍繞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產業佈局,不斷深化貧困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因地制宜,整合投入,著力培育區域內農業龍頭企業,引導農民依靠發展產業實現增收脫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發展村級主導產業。我們把產業化扶貧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扶貧開發整體效益的重要舉措。結合全縣第七,八批村108村的整村推進扶貧工作任務,以產業發展為支撐點,促進農民增收脫貧。今年以來,我們充分發揮產業化扶貧政策優勢,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核桃、煙、茶、畜、菌、菜”等重點產業,以產業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農村特色產業,截止目前,已投入產業扶持專項資金353萬元,提供小額扶貧貼息貸款1464.8萬元,發放貼息資金43.944萬元,共扶持新建和改造各類特色產業基地82700畝,其中核桃32000畝、板栗5100畝、菸葉19000畝、新建和改造茶園4000畝、蔬菜3500畝、魔芋5100畝、葛根10300畝、“意楊”、杉樹、桑園

等其它經濟林3700畝;發展袋料香菇385萬袋;發展畜禽養殖500萬餘頭(只)。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1.72萬元,用於扶持農戶發展意蜂養殖,截至目前,已扶持357戶發展意蜂(中蜂)2522群,直接經濟效益200餘萬元,僅此一項人均可增收1000元。通過產業扶貧,網路帶動13000人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致富,貧困村“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導產業基地已日趨成型。

(二)開拓市場強龍頭,積極培育農業企業發展壯大。今年,我們一如既往把扶持發展縣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作為產業化扶貧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積極培育具有市場潛力、帶動能力強的企業不斷壯大實力,通過發放扶貧貼息貸款,支援企業在挖掘市場潛力方面苦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將湖北保康縣綠源食品公司600萬隻櫻桃谷鴨養殖加工專案700萬元;保康縣聚鑫源紡織有限公司新建8萬錠棉紡紗專案2000萬元;湖北堯治河化工有限公司精細磷酸鹽加工專案3500萬元;湖北荊山錦茶葉有限公司高香有機茶示範改造專案485萬元;襄樊威傑茶葉食品有限公司太空食品深加工專案2000萬元;保康縣利民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生豬標準化養殖專案315萬元;湖北立宇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精細磷酸鹽加工專案1000萬元專案文字上報省扶貧辦稽核,只待發文。解決了企業發展資金難題,促進了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做大做強,帶動全縣的經濟大發展。

(三)扶貧到戶促增收,切實幫扶貧困戶發展致富專案。今年以來,我們緊緊瞄準貧困群體不放鬆,把幫扶貧困農戶發展致富專案作為重中之重,堅持把產業扶貧到戶與重點村整村推進工

作相結合,與村級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幫助貧困戶確立增收專案,確保貧困農戶通過發展產業專案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一方面,我們積極爭取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扶持重點村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今年共計向108個村的7283戶貧困戶提供致富產業發展資金107萬元,發展各類特色產業基地31006畝,基本實現了貧困戶都擁有穩定的增收致富專案;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小額扶貧貼息貸款扶貧到戶,加大對貧困農戶發展產業的支援力度,鼓勵和扶持貧困農戶發展特色產業。今年來,累計向42個村 93戶貧困戶提供地方貼息貸款414.8萬元,扶持無償貼息資金12.444萬元,(其中用於發展蜜蜂、山羊等養殖業331.3萬元,核桃等種植業38萬元,袋料食用菌5.5萬元、其它40萬元),新建和改造各類特色產業基地2.7萬畝,發展畜禽養殖 108萬頭(只),使一大批貧困村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緩解了部分貧困群眾發展缺資金,致富無專案的難題。與此同時,充分發揮扶貧互助社作用,用足用活扶貧互助資金,解決了部分貧困農戶生產發展資金短缺問題。截止目前,2015年確定的黃堡鎮張家溝村、馬橋鎮中坪村及龍坪鎮龍坪村等3個試點村,已在民政部門完成註冊,共投入財政扶貧互助資金45萬元,吸納入社農戶 324戶1229人,社員繳納入社資金6.3875萬元,配套其它資金20萬元,互助資金總量達到71.3875萬元,其中向貧困戶贈股104戶5200元。累計發放扶貧互助資金95戶101.8萬元,其中貧困戶借款51戶18.3萬元,主要投向畜禽養殖、特色種植、食品加工、運輸等產業。直接受益農戶244戶,受益人口873人。2015年確定了店埡鎮楊樹埡村、寺坪鎮瓦房灘村、馬良鎮雙坪村等3個村進行試點,專案覆蓋769戶3016人,其中貧困人口640人。截止目前,3個村已在民政部門完成註冊,共投入財政扶貧互助資金45萬元,吸納入社農戶222戶803人,社員繳納入社資金2.82萬元,配套其它

資金5萬元,互助資金總量達到52.82萬元,其中向貧困戶贈股73戶3650元。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縣農業產業化扶貧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對比周邊縣市和同類山區縣市,我們的產業化扶貧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龍頭不強的問題還十分突出。目前全縣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年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很少,而且眾多企業還剛剛起步,對全縣經濟的拉動能力和帶動農戶脫貧的輻射能力還非常有限。二是產業發展的集約化程度不高。大部分農副產品還停留在出售初級產品和原料上,產品缺乏附加值,廣大農戶從產品加工環節中未能分享到應得的利潤。三是產業投入仍然是發展的最大障礙。儘管我們採取多種舉措,幫扶貧困農戶發展增收產業,但由於貧困農戶自有積累能力弱,對市場反映敏感度差,投入問題仍然是阻礙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最大障礙。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針對產業化扶貧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今後我們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挖掘產業特色,繼續走好產業扶貧之路,使更多的農戶依託產業發展走上致富之路。

(一)加大彙報力度,抓好政策資金爭取。為了進一步抓好我縣產業化扶貧小額信貸扶貧,我們將搶抓脫貧奔小康建設新農村試點縣政策機遇,積極向省市扶貧部門加大彙報力度,及時掌握上級有關扶貧貼息貸款政策,加大專案申報工作力度,爭取更多的小額信貸貼息資金,重點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二)突出工作重點,抓好貧困村產業建設。重點抓好第七、

八批108個重點村的主導產業基地建設,認真組織落實各重點村的產業基地建設任務,及時搞好指導和服務,抓好跟蹤督辦。

(三)加大服務力度,抓好龍頭企業建設。加強對全縣確定的產業化扶貧重點龍頭企業進行業務指導和跟蹤服務,及時幫助解決生產發展中的難題,幫助搞好企業當年發展規劃,及時申報貼息計劃,集中扶貧貼息貸款等政策給予重點扶持,進一步使龍頭企業搞好建設,做大規模,壯大實力。

(四)強化技能培訓,抓好農業科技推廣。結合貧困戶實際,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戶選準增收專案,科學規劃,指導各村搞好優良種苗的引進和推廣,會同農業、科協、茶辦等部門開展好送科技下鄉活動。重點對第七、八批108個整村推進村的農戶普遍進行一次培訓,確保每戶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五)及時掌握政策,抓好扶貧小額貼息貸款發放工作。2011年,我們將結合扶貧小額貼息貸款有關政策,進一步抓好各重點村農戶和龍頭企業的貸款貼息工作,對申報的產業扶貧貼息貸款專案進行稽核確認,同時加強對各鄉鎮扶貧專案辦的業務指導,確保扶貧小額貼息貸款工作規範運作。

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篇3]

我局在苗兒灘鎮補州村的定點扶貧工作已有兩年,這兩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政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扶貧建整辦的精心指導下,我局堅持把做好扶貧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積極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在工作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我局通過壓縮開支、協調部門資金、引導企業投資等辦法為扶貧村爭取專案、籌集資金。兩年來共為補州村爭取大小專案六項、投入資金二百零二萬九仟元,其中林業局直接投入資金三十三萬六仟元.切實強化了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切合實際的進行了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在此,將我局兩年來的如下: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開展定點幫扶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惠民政策”的重大舉措。為把此項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下去,經局黨組辦公會研究成立了定點幫扶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向德鑫同志任組長;黨組成員、退耕還林辦公室副主任張萬林同志為副組長、其他局領導班子成員為組員。兩年來,局班子成員先後六次召開定點扶貧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定點幫扶工作具體事項,落實了具體的工作安排,使此項工作有檢查、有落實、有專人抓,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各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格局。局長向德鑫同志無論工作有多忙都會定期的抽出時間下到扶貧村檢查指導工作、實地解決問題,兩年來的下村次數達到九次。分管扶貧工作的張萬林同志更是每月都會有幾天蹲在村裡與村民一道生活、勞動,一起解決難題、規

劃藍圖。挑選了年富力強、工作負責、熟悉基礎工作的兩名幹部駐村就地開展扶貧工作。為使扶貧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出臺了扶貧工作隊員待遇保障制度、獎懲政策及日常工作制度和紀律,以確保下得去、蹲得住、幹得好。

二、立足實際,確定幫扶思路和重點

縣政府下達扶貧任務後,局長向德鑫、局黨組成員張萬林帶領扶貧隊員對補州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通過走訪農戶、實地檢視、黨員座談等方式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立足實際制定了“黨建是基礎、資金為保障、基礎設施改善為關鍵、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幫扶原則。確立了兩條扶貧工作主線:一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根本、以增加村民收入為目的,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工程的實施。二是加大幫扶資金投入力度,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通過調查摸底對全村八戶計劃生育優撫物件,十一戶貧困戶進行了一對一幫扶,安排所有局班子成員及扶貧隊員一人幫扶一戶。每年給每戶一百至二百元的慰問金及一定數量的生產、生活物資。此項兩年來投入資金一萬三千元。為全村育齡婦女購買保險兩年投入資金四千三百元。

三、健全班子,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只有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全面推動各項扶貧工作。為此,我局把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擺在工作首位。一方面與村幹部和黨員們交心談心,引導他們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熱情,另一方面組織全村黨員幹

部開展“爭先創優”活動和建立“五個好”村黨支部活動。使全村黨員成為貫徹“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每年培養兩名年紀輕、素質高的建黨積極分子和兩名村級後備幹部,兩年來共發展新黨員三人。第三,在提高村支兩委成員的思想政治水平、帶頭致富和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上狠下功夫。第四,我局每年抽出資金四千五百元補貼村裡辦公經費的不足,幫助該村完善了村支兩委、計劃生育及各個村級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了該村的黨員三卡管理制度。並將各項制度及管理措施製成匾額上牆公示全體村民。做到村裡工作“政策透明、制度上牆、村務公開”使村支兩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創造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為開展扶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加大投入,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該村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況其主要原因是產業發展滯後,而制約該村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基礎設施落後。為此我局下大力氣解決行路難、過河難、飲水難、乘車難等問題。

為了改善該村基礎設施局領導四處聯絡、多方求援,在水、電、路等方面苦下功夫積極向各主管部門要專案、爭資金。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兩年來共上馬專案六項。二00九年七月國家扶貧專案“補州村人畜飲水工程”在補州村破土動工,並於該年九月完工。該工程共鋪設引水管道五千四百米、修建蓄水池兩座,蓄水量一百二十立方米,工程總投資三十四點五萬元,其中國家投資三十一點五萬元,我局出資三萬元。由縣水利局和我局共同出資九萬元承建的補州村人飲二期工程,於二00九年十月動工,同年十一月初完工,將自來水引入全村每個家庭。

二00九年九月苗兒灘鎮至八吉村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動工,該工程涵蓋了補州村所屬的二點五公里村級公路,在補州村段投入工程資金五十五萬元。同時,金山實業有限公司投入資金二萬元為補州村新修一百四十米組級公路,使該村實現了組組通公路。縣扶貧開發辦與我局共同出資五萬元在該村實施了村小路硬化工程。二0一0年立項動工或即將動工的專案有:由我局獨立出資承建的補州村綠化工程,工程投資二十六萬元,對補州村沿河河提和公路兩側實施植樹綠化,綠化面積達一十一萬五千五百平方米。縣發改委立項實施的農田改造工程,規劃改造農田面積三百八十畝,今年將完成一千一百八十米的防洪溝工程,防洪溝工程資金投入四十八萬元。投入資金二點五萬元硬化一組一百二十米組級公路。

五、龍頭引領,大力實施產業化扶貧工程

貧困地區要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必需堅定不移的走產業開發的路子,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產業開發是促進補州村經濟發展、村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我局立足補州村實際,充分發揮部門優勢,紮實實施了產業化扶貧。針對補州村生產區相對集中、田土平整的特點,我局引導為縣林業工程培育生產種苗的專業大戶來補州村進行林業工程用苗的栽培種植。採取租用農戶土地、僱傭留村人員用工等方式來提高農戶的收入。我局還定期指派技術人員進村、入戶、下地頭實地指導種苗生產,培訓種苗栽培技術能手。兩年來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七次,培訓人員八十餘人次。到二0一0年十二月止,補州村已發展苗木種植基地二百零七畝,佔全村可用耕地的65%,種植的種苗種類有鬆、杉、油茶、榿木等十餘種。我局每年從專項資金中

抽出九萬元,對育苗大戶和村種苗種植戶進行扶持。兩年共投入資金一十八萬元。

在大力發展種植業的同時我局也十分注重養殖業的發展。二組村民尚順昌是村裡的養鴨大戶,在我局進駐扶貧前養鴨七百餘隻。局領導知道這一情況後專門抽時間上門瞭解情況,為其排憂解難,給予資金、技術、物質上的支援,鼓勵他擴大養殖規模,極大的鼓舞了尚順昌的決心,通過兩年來不斷的發展其養殖規模已擴大到養鴨一千六百隻。

通過兩年時間的努力,補州村的村支兩委班子政治思想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工作能力不斷的加強,班子更有凝聚力和戰鬥力。補州村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使村民生活的更加舒適、舒心。補州村的村級產業通過兩年的優化調整已走上了健康、合理、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全村人均收入從入村是的六百二十元提高到現在的一千餘元,人均增長了三百八十餘元。

兩年來我局的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這些成績的取得與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是分不開的,與建整扶貧辦的精心指導、苗兒灘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是分不開的。我們將以今後的工作為新的起跑線,發揚成績、找出不足,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扶貧工作精神,更新措施、鼓足幹勁,全力做好扶貧幫困工作,把我局的扶貧工作推上新的臺階。

龍山縣林業局

二0一0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