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實用的家庭教育作文錦集8篇

教育考試 閱讀(2.69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家庭教育作文錦集8篇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如今已是網路時代,大多數的人都依賴網路,孩子們都沉迷於電子遊戲,不顧學習,因為一些電子產品耽誤了學習。

一些孩子的成績逐漸下降,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一回到家就會拿起手機打遊戲連飯都不吃,作業也不寫。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按時完成,甚至還會把手機偷著帶到學校。家長對這種事情不滿,可現在的孩子脾氣又很大,不敢管得太嚴,有些孩子是留守兒童,家長不在身邊,就會讓爺爺奶奶幫忙管教,可是孩子哪能聽爺爺奶奶的話,反而更無法無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太過於溺愛孩子,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幹,說是隻要讓孩子管好怎麼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可我一點也不贊成,因為現在對孩子來說學習很重要,可是適當的幹一些事情也是鍛鍊孩子,不能只顧學習其他什麼都不會做,這對於自己沒有任何幫助。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兩個孩子,也比較溺愛他們,孩子更顯得嬌氣,有一次我在廣場上看見一個小男孩摔了一跤,他並沒有立即爬起來,而是趴在地上哭,直到大人看到去,把小孩扶起來打打身上的灰塵,抱著哄哄才停止哭泣。如果是以前的小孩子發生這種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爬起來,打打身上的灰塵繼續玩自己的,讓人看起來覺得這個小孩很堅強,也要讓家長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讓現在的小孩也知道接下來應該怎樣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在我的家庭裡,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溺愛我。有時候我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的時候,我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沉迷在手機當中,還是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在家裡我也很聽話,爸爸媽媽有時也會給我講一些關於學習方面的事情,還有怎樣努力,考上一個好的學校。還說只有學習好,長大後才好找工作,會有很好的收入。不好好學習就會像我們這樣累死累活的幹活,還要聽老闆的嘮叨,一定要好好學習,就不會像爸爸媽媽這樣,不要只有到長大後才後悔。

家庭教育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後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僅只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情況上,也在道德品質,日常行為習慣上得到體現。有溫暖的家庭是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家庭重要性的表現。四,八年級學生把父母都作為最崇敬的榜樣,也是以體現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且完善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要營造一個有溫暖的家,創造一個溫馨,充滿愛與幸福的環境

調查顯示“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體現出家的作用,從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寫詩作文時也總是要表達出自己對故鄉,對家的思念之情,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也有杜甫在國破家亡時的一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所以家一直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一直都對這個避風港,這個溫暖的地方充斥著感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先營造一個溫暖的家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重視家庭教育還在於父母不斷努力,在家中樹立良好的榜樣,成為孩子的崇敬物件。

從四年級到八年級,學生心中最崇敬的人都是父母,而第二第三位卻受到改變。父母整日與孩子朝夕相處,最容易影響孩子,所以家長應當給孩子樹立好的積極向上的榜樣,對孩子認識世界,改變三觀起到積極作用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孟母三遷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由於孩子不斷成長,心智成熟,對崇敬物件也開始有了變化,難免誤入歧途,所以家長要有引導作用,重視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不能單單隻看分數,也應該重視學生身體,心裡等方面。

學生認為家長最重視的是成績,說明家庭教育還沒有完善。道德素養,日常行為也應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道德的人,學習再好也終將受到社會排擠,所以在重視成績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做人,完善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視家庭,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也要不斷上進,樹立好榜樣,全面培養孩子也要關心孩子,不斷提升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從前有個人,他養了一隻鷹,後來這鷹逃走了。幾天後,在山上發現了鷹的屍體,主人想不出為什麼鷹會無緣無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開鷹腹,才恍然大悟。

原來鷹在籠中,養尊處優,竟失卻了獵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餓死了。

孩子是一群終究要離開籠子的鷹,每一位家長,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家長無法去替代,去承擔。

然而,試看今日之中國,哪裡沒有鎖在籠中的“鷹”?他們從沒有經過歷練,他們從來都是在家長的呵護下小心地生活。上學嘛,有家長接送,有家長幫助背書包;生活嘛,有家長幫著洗衣洗被,幫著穿衣服繫鞋帶;甚至去夏令營,也有家長準備好足夠的食物,足夠大的裝髒衣服的袋子……

試想這樣的一群“鷹”飛出籠子,還要如何生活?他們除了感覺到生活的麻煩與沉重外,還能怎樣,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說,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雞蛋,只好哭著握著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並不是用甘蔗澆灌出來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礪,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能形成。馬卡連柯曾一針見血的說“過份的溺愛,孩子而言是一種毀滅。”這並不是聳人聽聞。

可曾見過傲立懸崖的孤鬆?在寒風中它的莖為何巋然不動?那是由於它從巨石中探出身體的時候,已經飽受了苦難的摧殘。

可曾見過蹁躚飛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的雙翅為何那麼雄健?那是由於破繭而出的時候,它用盡了一生的力氣把體液擠往雙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白玉不毀,孰為珪璋”。古人雖已遠去,但言猶在耳啊!

有人說:國家的前途與其說握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握在母親手中。家庭教育,關係國家命運。希望天下家長把孩子籠中放飛,讓他們去經歷風雨,讓他們去打造雄健的雙翅。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幹,說是隻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將來投身於社會能夠立足罷了。那您沒有能力咋混呢?我們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社會能力需求。首先,應從社會實踐與勞動中汲取經驗。但也得讀好書,才能更好的掌握。讀書不能讀“傻”書,要將從書本中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所以這些都是互相迴圈的,相輔相成。從勞動中,體會快樂與樂趣。現在的中國家長就是太過於重視學習和溺愛自己的孩子,而輕視於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溺愛不等於愛。

在現代社會裡,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這樣父母的愛就都獻給了這個孩子。對這個孩子過分地疼愛。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個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塊小石頭拌拉一下,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樁,小孩子摔一跤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就是這麼一件小事,卻讓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國家長。當這個小孩子摔跤了以後,他的父母必會百般呵護地說:“我的小寶貝兒,沒事吧,疼吧?”有些家長甚至會帶孩子全面調查一下。這是不是離譜了些,本是一件極普通的事在中國家長的眼裡是都麼重要的一件事呀!這不是愛,是溺愛!這反而會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與缺乏自立心理,最終全面的依賴父母。“挫折孕育著成功”要想孩子成為一顆小苗,那不經風雨怎能在這多面的社會圈子中,茁壯成長。

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多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但也要抓住學習。這樣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再會很輕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長大了才能讓父母少操點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勞動,把所有事情都包下來,那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缺陷。像這樣慣養他們,長大了只會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

我同樣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我的父母從來就嚴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務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養。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為自己做飯,時間長了我也便學會了。甚至還能為大家露一手瞧瞧。勞動並不難,不知您願否?

在激勵鬥爭的社會中,有許多有能力的人,但您是否有本事與勇氣與他們競爭。能力在於培養。在一次次失敗與成功之間積累經驗,這樣您才會越走越遠。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您願意不斷磨練自己,就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家庭教育作文 篇5

久違的陽光放肆的撒滿陽臺,這樣的天氣在宜昌很顯然已經很少見了。我靠在躺椅上正要貪婪的享受這個難得的中午。女兒從朋友家的小飯桌打來電話,說她的班主任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讓我寫點有關家庭教育的體會……

這個要求是不能拒絕的,一方面,我有責任讓孩子知道,你的進步從來就不是從天而降的,都是老師和家長包括你自己刻意追求的結果。

另一方面,作為班主任同行,我也有責任把家校內外的教育銜接做進一步的研究。今天,這麼好的陽光,真的適合說真話……

我們的國度,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理論,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圍,家長重視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漲。書店裡有關教育理論的書有半面牆,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關孩子教育的東西……我們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論,我們缺少優秀的教育操作者。獨生子女,這個地球上特殊的群體,打敗了多少教育理論。寫教育理論的專家,能大膽提自己的孩子,那就是真專家,龍應臺就是其中的一個。

但是,為了迎合上一級專家,為了迎合更多的家長,適合更多的人,不得不加以修飾。孩子的差異性天生都有,無奈我們的家長總想走捷徑,不思考,照抄照搬,希望一本萬利,這是不行的。如果有家長不贊同我將要談的觀點,不要攻擊我,因為不適合你的孩子,不等於不適合我的孩子。如果我的觀點和你看到的某些書上的不同,也不要攻擊我。

畢竟,不是每個優秀孩子的家長都可以寫理論的,那麼多優秀孩子的家長,其實他們都做了一些平凡的樸實的不值一提的不能上綱上線的具體事情,多和他們接觸一下吧。再完美的理論,不可操作,都是偽科學。說句大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較真科不科學已無多大意義,適用就好,有效就行!寫到這,才發現文章還沒有標題,標題最傷腦筋,家庭教育——淺談?感覺故作謙虛,顯的俗。誤區?又顯得高深莫測。漫談?又顯得不著邊際……突然想到:逆談!正在欣喜之餘,我擔心詞庫裡沒有這個詞,網上一查,盡然被人用過,呵呵,也許是被這個變態的教育逼的,我笑了……

家庭教育作文 篇6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帶著他心愛的狗跟隨他的父親第邊散步,狗在奔跑中踩壞了一個女孩的小水渠,小女孩在男孩的道歉的情況下仍無理地要她做富商的父親買下這條狗並打死它,男孩的父親沒有代替兒子出是否賣狗的選擇,只是告訴富翁,狗的主人是他的兒子,應該由他的兒子作決定。

我很贊同這位父親的做法,他沒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兒子,而是讓兒子獨立思考,自己選擇,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這樣做看似簡單,但我卻認為不簡單。首先,這是對孩子的尊重,父母只有尊重子女,才會受到子女的尊重與信任,這樣就為兩代人的溝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現在我許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從吃的到穿的,甚至包辦他們的思想行為,家長只要求孩子讀好書,而很少去關心他們的心靈。這樣,家長和子女的隔閡越來越大,溝通也越來越難了。

其實,讓孩子自己選擇,還可以瞭解他們為人處世的思想態度和方式方法,就如開頭說這則故事,最後在富商開價到起初的十倍後,男孩仍不動心,堅決不願出賣他的狗,這說明男孩具有的美德和正直的心。如果這個男孩在金錢面前動搖,暴露出了弱點,他的父親也就可以教育他了。

此外,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人總要自己去面對人生,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當子女的指導者。孩子如果長期受父母思想的主宰,沒有獨立思考,生活的能力,就無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生存下去,更談不上有所作為了。

最後,它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試想,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又如何能夠面對現實,面對人生呢?

因此,我認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非常重視子女,尊重他們的意願,多徵求他們的意見。

敬愛的家長們,你們都愛自己的孩子,那就請多多營造這樣的氛圍,讓你們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教育氛圍中健康成長吧!

家庭教育作文 篇7

農村的家庭教育令人憂我是一名農村國小教師,教齡10年。在我從教的10年生涯裡,不泛見過形形色色的學生。但最讓我感慨的是,農村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放任自流。

農村學校學生大多是留守孩子,父母對自已子女的學習不聞不問,即使不是留守孩子,父母也是避你(老師)唯恐不及——有這麼一位學生,作業不做,字跡潦草,錯別字很多。在我發現這位學生的諸多問題時,我馬上進行家訪。第一次接待我的是他的.父親,這位父親是一個喇叭手。他見我的來訪,很不自然,我向他反饋孩子的學習情況時,他不言不語,只是一個勁兒的笑,倒是我覺得不好意思,只好忍怒離去。

第二次我在路上遇上他,剛要向他打招呼,他卻避開我往回走,弄得我很尷尬。我想這位父親比較木訥,不習慣老師的來訪。在這位學生又一次不做作業,甚至連做作業本都丟在哪裡都不知道的時候,我再一次來到他們家。這回剛好碰到母親,我想上次家訪不成功,這次母親在家也許能夠有一點效果(以前也找過他的母親,但從來沒見過面)。

於是,我又把情況向母親彙報了一遍,我還特地提醒她,孩子已經開始說謊。誰知這位母親聽完我的彙報之後,笑嘻嘻地對我說,她不識字,根本不知道孩子有沒做作業,我對她說:“我每天都會佈置作業,你只要督促檢查一下即可。”(這位學生還有一個念四年級的姐姐)誰知,她說她根本就看不懂孩子有沒做,也從來不問孩子做不做。然後又轉向孩子,笑嘻嘻地罵道:“你這孩子,每天只顧看電視,作業都不做,要你死了(農村罵孩子的口頭語)!”(很明顯,這位母親只是想做做樣子)看到這樣的場面,我很無奈,只好交待了一句,好好教育你的孩子之後就走了。

結果可想而知,這位學生屢教不改。這位學生念二年級,天姿聰穎,課堂上積極發言,學習成績中等,後來一落千丈。每次在檢查作業的時候都向我保證一定完成,本質上也不是一個“壞學生”。其實家長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孩子的學習,難怕只是做做樣子也行,對孩子都是有幫助的。

這位學生或許就不會不做作業,更不會為了不做作業而編造各種各樣的謊言了。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前提,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這種對孩子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在農村要維持到幾時?我好擔憂...。

家庭教育作文 篇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兒子,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孩子的性格發展方向,影響孩子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以一個孩子母親的身份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和諧成長,不要過度懲罰、壓制。否則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勇敢、擔當、外向、剛強、果斷、迅捷等性格特徵。

最近一段時間,常常為一次過激的家教舉動而後悔。這事情發生在5年前,那時兒子才三歲。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孩子不想吃飯,我和他爸都聲色俱厲地督促他把飯吃完。孩子在表達不滿時,把飯碗拉下了桌子,剩飯倒了一地。看到兒子如此不懂事的表現,我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採取了強制懲罰行動,我一把抱起已經嚇得在旁邊默不作聲的兒子一邊威脅著說:“這麼不乖的孩子,不吃飯,養也養不大的,爸爸媽媽不要了…”一邊抱著他往門外送。兒子被這個架勢嚇得大聲哭喊:“媽媽,我乖了,我吃,我吃……”我沒有因為他的哭喊而罷手,一邊呵斥著:不用吃了,這麼不乖的,反正也不要你了。就把他放在門口,一邊假裝關門。兒子那幅驚恐的樣子至今歷歷在目:他哭得滿臉都是眼淚鼻涕,趴在地上在我面前掙扎著往家裡爬。嘴裡大聲喊著:“爸爸我乖了,媽媽我乖了,奶奶……”他向家裡的每一個人求救。事情過去了好多年,如今兒子已經讀國小一年級了,真如我們期望的那樣孩子這幾年來表現得挺乖的。他很有同情心,會為故事中的弱勢感到可憐、甚至落淚。從沒有跟同學打過架,甚至有同學欺負他也不還手。他做事小心謹慎,連走路也很小心,從小到大很少摔跤。他愛看電視劇《雪豹》,崇拜電視劇中的主人公周衛國。下課卻總喜歡跟女同學在一起,不愛跟男同學玩。因為“男同學玩的都是打架的遊戲,萬一把人打傷了怎麼辦?”也許在家有“小霸王”的家長看來這些可以稱得上是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已經看到孩子的性格正慢慢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個男孩子有這樣的性格特徵,不是我們父母所希望看到的。

二、和諧成長,不要過渡呵護、溺愛。否則孩子會失去刻苦、上進、無私、仁慈、包容、謙讓、謹慎等性格特徵。

這樣的家庭教育在我的身邊也有活生生的例子。我老公有個堂弟,是家中的獨生子。當時家庭經濟條件在農村相比其他人家稍微好點,父母對他寵愛有加。聽我老公說他們的家庭教育有如下情形:

1、待遇特殊

從小沒有烤鴨不吃飯(那個時候一般人家只有家中來重要客人的時候才去買一點烤鴨來招待客人,平時自己根本捨不得去買著吃)。有一次,他父母剛從山上幹完農活回家感覺也有點累,天色也暗下來了,就匆匆地做了點飯菜準備吃飯。他看到飯桌上沒有自己要吃的烤鴨,大發脾氣。他的父母不顧身體勞累,放下手中的飯碗去給他買烤鴨。等他買回來時,自己的飯菜已經涼了……對此父母不但不加以正確引導,反而以此為榮,還到親戚朋友那裡吹虛:我們的兒子每餐沒烤鴨不吃飯的。

2、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滿足

家住鎮上能方便地買到各種好吃的好玩的。他只要開口說要,父母立馬給他買到。他小時候不願到外婆家做客理由是:外婆家在小山村沒有街買不到好吃的好玩的。

3、包辦代替、剝奪獨立

“不要入伍當兵,太苦了” “不要去學開車,太危險了” “阿拉兒子有福相,到時候會有貴人相助”這是他成年後父母掛在嘴邊的三句話。現在他年近三十,縱觀他高中肄業後的表現:打過短工,因為打工太苦逃回家中,然後開香菸店,結果在店裡與一幫“朋友”抽菸打牌,售貨櫃上放的是空煙盒。沒幾個月抽光了三萬多元的本金,香菸店關門大吉。然後再向父母要錢“創業”開皮包店,也是投資了三五萬元沒經營幾個月便關門。接下來再向父母要錢投資辦廠,花了三四萬元錢從河南買回來幾臺裝置開始生產水筆,開始著他的發財夢。但是無不例外,沒過一個月,幾萬元的錢又打了水漂,一堆廢鐵堆在家中。一次次的“投資創業”幾乎花光了父母多年來省吃儉用省下來的全部積蓄。,而三十而立的他確像一條吸血蟲一樣終日吸著父母的“血”。更讓父母痛心的是:今年春節,他再次向父母伸手要錢。他嫌父母給的少,隨手拿起手中的杯子向自己的父親扔去….. 年邁的父母品嚐自己因為溺愛孩子而埋下的苦果,不禁老淚縱橫。

三、和諧成長,應該多用正面引導——誘導比強迫更有效。

“誘導比強迫更有效。”是在企業管理領域常說的一句話。利用誘導激勵員工,比強制好得多。強迫被激勵者做事不是好辦法,效果絕對比不上誘導,請求比命令更容易達到目的。

有一家紡織廠工作績效很差,雖然按件計酬,產量就是無法提高,經歷嘗試用威脅、強迫的方式影響員工,仍然無效。該廠請了一位專家來處理這個問題,專家將員工分為兩組,告訴第一組員工,如果他們的產量達不到要求會被開除;告訴第二組員工,他們的工作有問題,他要求每個人幫忙找出問題在哪裡。結果第一組員工的產量不斷下降,壓力升高時,有的員工辭職不幹了;第二組員工的士氣卻很快提高,他們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做,負起增加產量的全部責任。由於齊心協力,經常有創見,單單第一個月,產量就提高了20%。這種效果完全是誘導造成的。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道理也一樣。強迫的效果總是很差。往往你強迫他往東,他卻偏偏往西。比如督促孩子自己整理房間那次就是這樣。

“兒子,如果你在晚餐前不將房間清理好,晚上不準吃飯!”在老公的喝斥下,兒子會不高興,起先迫於壓力裝裝樣子收拾幾樣玩具,後來就東摸摸、西弄弄,到了吃晚餐的時候,仍然沒有清理好房間。我換一種方式跟他說話:“你剛才沒有整理好是不對的,這次你先吃晚餐,但是上床睡覺時,必須將房間清理好,可以麼?”兒子點頭答應時,我不忘補上一句:懂事的孩子下次不會犯同樣錯誤了吧。吃完晚飯,沒等我們提醒,他自覺地先整理房間了。類似的情形多次在我們家上演,後來他父親也開始注重用誘導的方法來解決教育問題了。多用引導方式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問題,不僅對孩子良好心理特徵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還能在家庭中營造和諧、親密的家庭關係。我相信,在和諧融洽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長得會更健康!

如今,“二不,一該”是我們家的育兒準則。說得不夠全面,卻是真事實情。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呵護下和諧成長,成為健康、和諧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