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三篇

教育考試 閱讀(1.92W)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美好的未來把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要珍惜現在,把握生活的一點一滴,才可以創造出美好的未來和光輝的遠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整理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三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及時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三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_第1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一篇課文,在認真備好教案並經沙老師修改後,第一、第二課時均由我來試教。本文敘述了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爸爸、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上的故事,讚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通過對媽媽兩句話的研讀和對小薩沙保護薔薇花的舉動的體會,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自強、自信的可貴品質。這篇課文以平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段真實感人的雨中情。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讀中感悟,讀中體驗,並重視引導學生聯絡生活,以培養學生保護弱小的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第一課時,在學習生字詞後,課堂上注重整體閱讀,一點突破,交流閱讀收穫:薩沙不是最弱小的,課文裡最弱小的是薔薇花。引導學生找一找,哪些句子描寫了薔薇?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了課文中描寫薔薇花的兩個句子:

句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芳香撲鼻。”

句2:“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引導學生從“剛剛開發”、“粉紅粉紅”、“芳香撲鼻”等詞語中體會、感受薔薇花的美麗、嬌嫩,激發學生對薔薇花的喜愛,同時從“沖掉了”、“幾片”、“低垂著頭”、“嬌嫩纖弱”、“毫無”等詞語中體會、感受大雨中薔薇花的無助、弱小,激發學生對薔薇花的憐愛。指名朗讀描寫薔薇的兩句話,引導學生進行了評價,在反覆的頌讀中理解、感受雨前和雨中薔薇的不同及文字中蘊涵感情的不同。

  第二課時,以讀代講,突破難點,薩沙一家人本是到森林裡遊玩,可卻遇到了突如其來的大雨。你們看,(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在大雨中,只有一件雨衣,一家人是怎麼做的呢?爸爸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為什麼又把雨衣給了薩沙呢?那薩沙又是怎麼做的呢?通過對薩沙說話時神態的觀察,體會薩沙保護弱小者——薔薇花以後的高興與自豪,薩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 “最弱小”; 課堂上通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從薩沙和媽媽對話中體會人物當時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活動:小薩沙的天真與可愛,媽媽的親切與和藹。因為,只有在充分理解、感知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才能入情入境,入木三分。在充分學習了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課文的空白處進行想象練習,既能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又能將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很好的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

  課後指導老師對我進行了細緻的點評。

  1.讀課題時可以多請幾個孩子讀,他們的理解不同,突出的地方自然也不一樣。教師要注意聽並評價。“滴”字提示了寫法並板書下來了好的。“纖”學生讀錯了及時糾正也是好的。但是組詞的時候要靈活,不一定要等到所有的詞都教好了再全面開花,這兩個字提到了就可以組詞了。其它的詞不是難的,如“亞”沒必要組詞。“纖”重要的,學生反而沒組詞,纖在這裡這個讀音可以組“纖維”。組詞環節可以由教師來指引組哪幾個。

  2.找到了描寫薔薇的兩句話,要自由地讀一讀,談體會。抓住關鍵詞語再自由地讀讀,讀完後再發言。要不然發言時連句子都讀不通順。這兩句話的情感沒有指導到位。第一句話問這是一朵怎樣的薔薇花?學生答:嬌豔。看著這朵嬌豔的薔薇你有怎樣的感覺。喜愛。好,那就請你讀出對它的喜愛。第二句,大雨滂沱下的薔薇低垂著頭,搖搖欲墜,快要枯萎,你有怎樣的感覺?學生說:可憐。我想保護它。那你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把作者的情感很自然的表達出來。對比朗讀的時候,一定要有練的機會。

  3.環節處理過於匆忙。

討論:大雨中薩沙一家人是怎麼做的?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相關句子:“爸爸趕緊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結果雨衣沒有穿,卻把它給了薩沙。”學生交流閱讀中的問題,並組織討論。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從文章的無疑之處設疑,並從問題的討論和對這看似平常,不經意的一句話的反覆咀嚼,體會、感受薩沙一家人之間的濃濃的親情和自覺保護弱小著的品質。可是這一環節我沒有處理好。在引導設疑後立馬有一個孩子問了:為什麼爸爸把雨衣給媽媽,而媽媽又把雨衣給了薩沙?順勢我便急匆匆地讓其他的孩子解決問題繼而跳過這個環節。其實這個裡面可以多問好多問題。如:①爸爸為什麼不直接把雨衣給薩沙?②爸爸、媽媽為什麼沒把雨衣給託利亞?

  4.注意引導的邏輯性。如教授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應當先指名讀,提出一些建議,範讀,自由練讀,再分角色讀。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讀了很多遍,卻反而顯得沒有邏輯性了。讀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要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媽媽說的話和薩沙說的話。這裡面有好多反問句,可以引導孩子:“你們幹嗎這樣做呢?”蘊含著一種不明白,“這麼說我就是最弱小的了?”這句話是想說明我不是最弱小的。句子的意思要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讓孩子理解了。

  5.適時拓展。如課堂的最後,我設計了想象寫話:聽了薩沙的話,媽媽會怎麼說?怎麼做呢?由讀到寫,讀寫結合,而這個時候的交流要注意滲透寫作教學。不難發現,有的孩子沒有神態、動作描寫,有的孩子則會描寫道:媽媽摸著薩沙的頭。要肯定,你把媽媽的動作給寫出來了,給其他孩子一些提示。說說你是怎樣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個不用放到課後交流,課上就可以交流掉,這是書本上的課後練習。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_第2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敘述了薩沙在爸爸、媽媽和哥哥的影響下,把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上的故事,讚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這篇課文以平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段真實感人的雨中情。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讀中感悟,讀中體驗,並重視引導學生聯絡生活,以培養學生保護弱小的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1.強化初讀,使學生有所知


更多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