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彙報>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

彙報 閱讀(2.35W)

教師的魅力是教師個體不斷修煉成長的體現,也是作為教師區別於其他職業的專業性所在。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魅力教師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範文一

在距離穆稜市城區一百多公里的河西鄉五興國小,有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山村教育的這篇土地上,生根、萌芽,綻放了絢麗之花,收穫了豐碩的果實。他用執著和奉獻,詮釋了人生的價值,演繹了一曲為師者的禮讚之歌。

他叫童廷君,今年38歲,現任河西鄉五興國小教師,中共黨員。1994年從牡丹江師範學校畢業後,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憧憬,對教師職業的熱愛,踏上他嚮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河西鄉光義礦學校一名普通的教師。因鄉村師資缺乏,2002年他按照上級要求到條件相對較差的建興學校任教。2009年,當得知河西鄉五興國小地處偏遠,教師不足,他又主動要求到這所山溝裡的國小。從此,他走進了大山深處,把一份忠誠和堅守奉獻給了這座大山,也把最寶貴的青春時光獻給了山裡的孩子。

他剛到建興學校任教時,就接了學校唯一的畢業班,學校的草坯房很簡陋,沒有教師宿舍,他只能住在辦公室的舊沙發上,白天接待家長,晚上就是他的睡床。冬天只靠一個小爐子取暖,每到凌晨一兩點鐘,就會被凍醒。當時,他正在籌備自己的婚事。一邊是學生的畢業升學,一邊是自己的人生大事,一個難題擺在了他面前,出於一份責任,他把重心放在了工作上,把婚事全都交給了岳父岳母。兩位老人的奔波,未婚妻嘴邊的血泡,讓他愧疚不已,然而,為了學生順利升學,他沒有請一天假,沒耽誤一節課,夜以繼日的工作,同事們都稱他是“拼命三郎”。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那一屆畢業生,考出了全鄉鎮第三名的好成績。

2009年,由於地處偏遠山區的五興國小急缺教師,他主動要求到距離市區一百餘里路的五興國小任教。從此,在這個小山村紮了根。由於這裡太偏遠,以前的幾任教師相繼離開了,教學工作受到了影響,家長對學校工作也有些誤解,生源不穩。為了消除家長的誤解,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學到知識,得到教育,報到後,他還沒安頓好自己的食宿,就逐門逐戶去家訪。看到他的真誠和決心,很多家長把孩子又轉回了五興學校。

五興村有條小河,幾根松木搭成的木橋搖擺不穩,為了孩子的安全,他每天穿上長靴,早早來到河邊把學生一個個背過橋,放學後再把學生一個個送過去。就像一個擺渡的水手,用愛與責任,用他的脊背搭起了山裡娃奔向幸福生活的橋樑。

他家境很特殊,妻子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常年吃藥,每年住院一次,由於學校距離家路途遙遠,只好把妻子託付給岳父岳母照看,岳父岳母身體不好,無力再照顧孩子,女兒才四歲的時候就被他帶到了自己任教的五興國小,每週只能在週末帶孩子回家一趟。教學工作的辛苦,家庭的實際狀況,讓他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有一次,妻子到學校看望他和孩子,第二天早上妻子突然病情復發離開了學校,情況十分危急,他只好把孩子鎖在了屋裡,一路打聽尋找,待找到妻子時已經下午3點鐘了,孩子因為害怕和飢餓,嗓子都哭啞了。

由於長時間的緊張、疲勞忘我的工作,他患上了咽炎、氣管炎、頸椎病,特別是咽炎、氣管炎症極為嚴重,現在早晨咳痰都帶有血絲,有時高聲說話時間長了,嗓子就說不出話來。然而,他在困難面前,不認輸、不氣餒,工作一樣勤勉,臉上笑容依然。在教師、家長、學生眼裡,童廷君是一位不知愁的樂觀派教師。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教學成績在鄉鎮一直名列前茅,先後榮獲牡丹江市十佳鄉村教師、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等20多項榮譽。黑龍江電視臺也多次對他的事蹟進行報道。這支大山深處的紅燭,讓人們崇敬、讓人們感動,他用自己的臂膀和雙手,托起了大山裡孩子的希望。然而,他並未因此而驕傲,依舊樸實勤勉、腳踏實地,為著大山裡的孩子,為著教師職業的神聖,繼續默默地堅守著,奉獻著……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範文二

xx,男,1975年10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國小高階教師,國小數學市級骨幹教師,《xx雜誌》特約通訊員。他,總是那樣醉心於所酷愛的教育工作,他,總是那麼執著的追求著他的教育夢想。一直以來,他孜孜不倦、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刻苦鑽研開拓進取的'工作精神,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他是教育戰線上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一、才藝具備的多面手

他能歌善舞,能寫會畫,是一名多才多藝的教師。讀師範時,他就是學校管樂隊的首席小號手,所在管樂隊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全省中師文藝匯演,獲得一等獎。在書畫方面,他也有所建樹,硬筆書法多次獲得市縣級比賽大獎,是常德市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他更能將自己的才藝完美地糅合在教學中,曾多次輔導學生在省、市、縣書法,繪畫比賽中獲獎。

二、教育教學的能手

xx年,他從常德師範學校畢業,當時實習學校因他實習工作優秀,有意留他工作,但他毅然回到了家鄉等候分配。親朋好友都說他有點傻,但他卻說“:家鄉的教育更需要他,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分配時他被分到了漢壽縣株木山鄉條件最差的馬嘶橋國小任教,但他毫無怨言,仍紮紮實實的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為以後的教育之路打下了夯實的基礎。1997年,他調入xx鄉聯校,回到了他土生土長的家鄉。回鄉工作的第一天,他媽媽囑咐他:“要加勁工作,莫跟鄉里人抹黑”。正因為如此,他服從學校安排,根據工作需要兩年內換了四個學校。特別是97年他協助鄉聯校整理“兩基”迎檢資料,走村竄戶,核對迎檢資料。人瘦了,也晒黑了,一摞摞的資料都是靠迎檢辦公室的幾個人手抄出來的,足足能放滿一間辦公室。他們整理的迎檢資料為全縣的迎檢工作提供了現場會,得到了同行和領導的高度評價,同時也順利的通過了“兩基”檢查。xx年3月,正是學校開學工作最忙的時候,他愛人因為難產,在人民醫院動手術需要他簽字,可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不影響學校的工作,他硬是上完課,安排好所有工作後才急急忙忙趕去醫院,所幸母子都平安。他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浪潮中,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成績放在首位,他的課堂,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教學相長,教師解放了“教”,學生解放了“學”,學生動口說、動筆寫的機會多了,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凸現,學習能力不斷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有二篇國家級論文,二篇省級論文,多篇市縣級論文,xx年獲全國奧數輔導園丁獎。

三、科學管理的強手

xx年他擔任銀水路國小副校長,xx年提拔為校長,他與學校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從擔任校長職務以來,要求老師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他一心撲在學校的工作上,堅持每天最早到校,最遲離校。節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牽掛著學校的平安,以校為家。他用心血和汗水抒寫著自己的工作業績,無私奉獻、艱苦奮鬥、[蓮 山~ 課 件 ]為人師表、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品質讓他在校領導班子中產生出很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了學校建設,他積極爭取上級支援,大力改造校園環境;為了節約開支,他親自帶領男教工挑灰搬磚,架樑蓋瓦;他嚴於律己,從不以權謀私;公務活動中,做到校務公開,開支合理,手續清楚;他對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統一步調,分工協作、各司其責”。教學管理上他嘗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探究式學習模式”;德育工作管理上他能夠處於高屋建瓴的勢態,強調要有鮮明的時代性和符合兒童身心特點的實效性;學校管理上,他能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他所推行的人文、和諧、科學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上級的一致肯定,所帶學校年年被教育局、中心學校評為先進,是市級示範性完全國小、市級綠色學校、市級示範性家長學校。他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被縣政府授予“首屆教育教學優秀教師”稱號,榮立三等功一次。

蒼翠的青松守望著他探索的身影,平凡的鋪路石印證著他成長的每一個足跡。從一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校長,每一步他都走得那樣踏實,那樣穩健,處處散發著青春與人格的魅力。

  魅力教師事蹟材料範文三

長沙汽車工業學校前身——長沙機電職專,1996年前還是一所中型企業的子弟學校,企業改制後只有7名學生和22名心思不定的教師以及面積不足20畝的泥濘校園,一棟兩層的破舊教學樓在風雨中飄搖,辦學條件幾乎為“零”……短短十四年裡,機電人以“延安精神”創業,以“深圳速度”超常規發展,譜寫了湖南職教界的輝煌“神話”,成為了唯一一所入駐長沙職教基地的區屬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班級46個,學生3200餘人,開設了8個汽車類、機械加工類專業。學校多次獲得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學生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優秀事業單位法人,長沙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中央教育電視臺、湖南教育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多次報道該校辦學特色,被譽為“職教陣營裡衝出的一匹黑馬”。說到這裡,我們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在該校的領頭雁:雨花區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校長鬍冬生同志的身上,他是平凡的職業教育領導崗位上一名辛勤的耕耘者。然而,在這平凡的崗位上,他以高尚的人格、改革家的氣魄,充滿睿智的頭腦,全新的教育理念,使一所條件艱苦的職業學校迅速發展,開創了職業教育的新局面,成為職業教育領域中一名卓有績效的弄潮兒。

一、忠於事業,實幹精神彰顯魅力。

胡冬生校長自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恪守著人民教師的職業道德,憑著他那顆對黨、對事業真誠的心,和他那種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的實幹精神,贏得了長汽師生和家長的高度讚揚與敬佩。

他常常告誡自己,身為校長,只有自己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才可能感染、激勵教師;校長心中有事業,教師心中有學校,學校發展才有希望。校長心思學校,教師就心想學生。為了學校,他把所有能夠利用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學校的工作上。每天清早5:50,無論天晴下雨,他都會出現在學校,檢查學生的晨練、晨讀。每天晚上10點過後,學生就寢後他才離開學校。校長辦公室那盞不滅的明燈就是他敬業精神的見證,正是這種率先垂範的崇高師德,彰顯著胡校長的領導魅力,感染著學校的教師們。學校湧現出了一大批敬業愛崗、磨血育人的好教師,如:省級優秀班主任李振湘老師、彭玲老師;湖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汪東老師;雨花區優秀班主任李仕蘭老師等。

當然他也有太多的遺憾。對家庭,他有著深深的愧疚。為了工作,他從未過問家事。他愛人是錦源國小的教師,身體不好,工作任務又重,家務事又必須她一人包攬,三歲多的小孩經常吵著要等爸爸回家才肯睡覺。記得他在擔任班級建制工作、負責內部管理時,工作需要他早晚到校,他天天如此,甚至在愛人重病住院,醫院下了病危通知書時,仍堅持早晚來校管理學生,從未耽擱一天工作。還記得他擔任安置辦主任時,騎著摩托車去星沙三一重工有限公司處理就業學生問題,被一輛小車撞翻在地,手、腳均受了傷,右手食指骨折,門牙被碰掉了兩顆,醫生開出證明,需要休息一個月,學校領導也強烈要求他休息,但他考慮到學校安置工作迫在眉睫,又無人替代,忍痛堅持上班,從未請過一天假,在這種情況下,把當年600名畢業生推向了全國一流企業,他也因此瘦了十斤,直到放寒假時,才把假牙配好。胡冬生同志就是這樣,心中只有學校與學生,惟獨沒有小家和自己。

二、磨血育人,鑄就敬業愛生的教師隊伍。

在胡校長的心裡,他認為名校的基礎是名師,有名師才能有名學生,才能奠定品牌職校的發展基礎,即以“延安精神”打造教師隊伍,抓師德建設,弘揚敬業愛崗精神;抓教育思想的轉變,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抓業務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抓教師繼續教育,提高隊伍的整體水平。在教師隊伍建設中,他提出“愛放在學生心上,心放在學校上,力放在事業上”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盡職、特別能創造、特別能戰鬥”的機電精神。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樂於奉獻,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的教師隊伍。對學校的中層幹部,胡校長提出了二十四字要求。即:高標準、嚴要求;能力強、效率高;多奉獻、少索取;出成績、樹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