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唐貞元十年:神川之戰簡介

歷史解讀 閱讀(2.07W)

唐貞元十年:神川之戰簡介

唐貞元十年:神川之戰簡介

參戰方:南詔、唐朝與吐蕃

名 稱:神川之戰

參戰方兵力:唐朝:未知 南詔:數萬 吐蕃:未知

時 間:唐貞元十年(794年)

結 果:南詔與唐朝勝利

傷亡情況:唐朝:未知 南詔:未知 吐蕃:俘獲斬殺四萬餘,被俘百姓十餘萬

主要指揮官:唐朝:韋皋 南詔:異牟尋 吐蕃:未知

神川之戰,是唐貞元十年(794年),南詔歸附唐朝後,在神川(今雲南境內的金沙江)偷襲吐蕃軍的戰役。此戰,南詔與唐聯合,巧出奇兵,乘蕃軍無備,選擇有利地形突然襲擊,使蕃軍慘敗,取得輝煌戰果。

戰爭資訊

貞元十年,吐蕃要南詔徵兵萬人。異牟尋藉口國小力弱僅發3000兵,吐蕃認為太少,要求增至5000。異牟尋抓住此次機會親自率兵數萬尾隨5000隨吐蕃兵後,晝夜兼程抵達神川后,向吐蕃軍發起突然襲擊,吐蕃軍慘敗,南詔乘勝攻克鐵橋(在今雲南中甸西北)等16座城池,俘吐蕃派駐當地的5王,百姓10餘萬。南詔自臣服吐蕃幾十年以來,第一次戰敗吐蕃,大獲全勝。六月,唐朝正式向南詔王賜銀窠全印,南詔王北面跪受冊印。當南詔王率兵在神川大戰吐蕃軍時,劍南節度使韋皋亦與南詔破吐蕃軍於神川、鐵橋,皋俘獲斬殺三萬。

點評:此戰,南詔與唐聯合,巧出奇兵,乘蕃軍無備,選擇有利地形突然襲擊,使蕃軍慘敗,取得輝煌戰果。

皋簡介

中文名:韋皋

出生年月:公元746年

去世年月:公元806年

國籍:中國

籍貫:陝西

出生地:西安

韋皋(gāo)(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京兆萬年(陝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韋元禮七世孫,韋賁之子,出身京兆韋氏,排行二十三。

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為建陵挽郎。大曆初任華州參軍,後歷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隴州節度使,興元元年(784年)入為左金吾衛大將軍。

貞元元年(785年),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詔,拒吐蕃,累加至中書令、檢校太尉,封南康郡王。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卒,年六十,贈太師,諡忠武。《全唐詩》存其詩三首。

人物生平

韋皋字城武(746-805),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始仕為建陵挽郎。張鎰節度鳳翔,署營田判官。德宗狩奉天,授隴州刺史。置奉義軍,拜節度使。帝自樑洋還,召為左金吾衛將軍,遷大將軍。貞元元年,出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在蜀二十餘年,封南康郡王。諡曰忠武。詩三首。以文翰之美,冠於一時。南詔得其手筆,刻石以榮其國。貞元十七年(801)嘗撰並行書金銅普賢菩薩像記。卒年六十一。《唐書本傳、金石錄、雲笈七籤》

韋皋是中唐德宗時期的人物,他出生的時候就非常神奇,傳說他出生滿一個月的時候,家裡擺了宴席,請了很多高僧,來為小寶寶祈福祝壽,但是有一個容貌醜陋的胡僧,並沒有受到邀請,也上門吃白食,結果受到了冷遇。但是在韋皋的母親叫乳母抱出嬰兒,讓群僧祝壽的時候,胡僧卻對小寶寶說了一句:"別來無恙麼?"韋皋似乎聽懂了胡僧的話一般,對著這個胡僧笑,大家都非常奇怪,於是在韋皋母親的一再追問之下,這個胡僧才說韋皋是諸葛武侯的轉世,以後要庇護蜀地的。以後韋皋的發展果然如這個胡僧所言,可以說韋皋從出生就被套上了一個神異的光環。

安史之亂之後大唐已經是風雨飄搖了,德宗時期,宰相張鎰被皇帝調做鳳翊隴右節度使,叫韋皋當了營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權知隴州行營留後事。沒過多久,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的5千軍隊譁變,佔領長安,朱泚被亂軍擁立,德宗不得已倉皇逃到奉天,誰知道禍不單行,朱泚的舊部鳳翔兵馬使李楚琳又把張鎰給幹掉了,帶著亂兵投奔了朱泚。這個時候我們的主角正在隴上這個城市,這個城市裡面有個叫牛雲光的,是朱泚的部將,看韋皋非常有才幹,就想發動兵變劫持韋皋投奔朱泚,可惜這個計劃被人知道洩了密,於是牛雲光慌慌張張的帶了人逃走,但是走到半路上的時候,遇見了朱泚的.家僮蘇玉,被此人的一番言語說動,居然想掉頭說降韋皋,結果被韋皋效仿周瑜臨江會,把牛雲光,蘇玉這一干人等殺了個一乾二淨。這便是韋皋充滿智慧的第一次精彩表演,這個時候的韋皋的形象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個白面書生吧,因為敵人在瞭解他的利害之前都是以"書生"這個詞評價他的,也許這個韋皋還真是帶點諸葛孔明的風采呢。

在解決掉了牛雲光這一干叛軍之後,又派了使者和吐蕃國聯絡,讓局勢安穩起來,這樣德宗皇帝才能夠還都。由於在本次事件中的活躍,韋皋被升為左金吾衛將軍,遷大將軍,又在貞元初,替代張延賞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成為了封疆大吏,也應了那個胡僧的語言,成為了蜀地的守護者,也在蜀地這個舞臺,開始了韋提督那華麗的征戰生涯。

熟悉唐朝歷史的都知道,唐朝的劍南西川節度使並不是一個輕鬆的職位,蜀地的民風強悍,少數民族眾多不說,南面有南詔,西面有吐蕃,天寶戰爭時期,唐軍和南詔的戰爭,總共十八萬精銳都覆沒在這片土地上。而吐蕃更是大唐開國以來的宿敵,在這樣一個腹背受敵的地方,年輕的智將韋皋開始了他的經營。

中國曆代推崇的就是鬥智而不鬥力,韋皋不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莽夫,自然不會幹兩面作戰的蠢事,他到任以後,首先就安撫當地的少數民族,然後又和南詔國同好,並且離間南詔與吐蕃的關係。於是經過這一系列的努力,韋皋就可以專心對付唐朝最大的外敵-吐蕃。

貞元五年,韋皋在蜀地的第一次作戰開始了,和一般人想象不一樣,這一次作戰是韋皋主動發起的進攻。他派遣大將王有道率兩千精兵和東蠻聯手,破破吐蕃於臺登,殺青海大酋乞臧遮遮、臘城酋悉多楊朱及論東柴等,史書上說"虜墜死崖谷不可計,多獲牛馬鎧裝。遮遮,尚結贊之子,虜貴將悍雄者也;

既敗,酋長百餘行哭隨之。悍將已亡,則屯柵以次降定。"算是稍稍為大唐出了一口長安被佔領的惡氣,韋皋因為這個功勞被升為檢校吏部尚書。

中國有史以來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一直讓人非常頭疼,民族叛亂簡直就是家常便飯,韋皋自然也碰到了這樣的問題,剛剛安撫了蜀地的幾個少數民族頭目,誰知道還沒過多久,其中的一個叫夢衝的舊反叛投靠了吐蕃,韋皋並沒有學他的"前世"諸葛武侯那樣對夢衝七擒七縱,大搞感情攻勢。而是非常乾脆的在琵琶川下將他斬首,另立這個部落的二頭目為首領,從此蜀地少數民族紛紛震服,韋皋也從此將蜀地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貞元九年,朝廷築鹽州城,這座城就在吐蕃的眼皮底下,吐蕃當然不會看著它就這樣完工,為了保證城池的安全竣工,韋皋又一次主動進攻,攻破吐蕃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包圍維州,搏棲雞,攻下羊溪等三城,還把吐蕃的定廉城一把火燒了。吐蕃的南道元帥論莽熱來援救,也被擊敗,殺傷數千人,於是鹽州城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順利築好。

到了貞元十三年,韋皋又光復了原來失去的巂州。此時的韋皋對於吐蕃而言,簡直如同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的可恨了,於是大兵壓境,屢屢進攻,但是韋皋不但進攻是一把好手,防守同樣穩健,吐蕃的進攻連連吃鱉。

以上的情形持續到了貞元十五年,在這一年,韋皋的分化政策取得了成效,在帝國西南形成了以韋皋為代表的大唐帝國-南詔國和吐蕃國-阿拉伯阿拔斯帝國的兩大聯盟集團,大小衝突不斷。但是在韋皋的領導下,失敗的一方總是吐蕃國。斷續的戰爭在貞元十七年終於形成了一場大戰,鑑於帝國西南的形勢越來越不利於吐蕃,吐蕃贊普向北方發動了總攻擊,進攻靈、朔二州,並且攻破了麟州,想這樣來彌補吐蕃的損失。韋皋再一次主動出擊,在帝國西南,他將軍隊分成了十路,大舉向吐蕃腹地進攻,真是大膽而又華麗的作戰風格,分散的軍隊並沒有被各個擊破,反而在一開始就擊破了吐蕃和阿拉伯阿拔斯帝國的聯軍,於是"康、黑衣大食等兵及吐蕃大酋皆降,獲甲二萬首" 。這場大規模的戰爭從春天打到秋天,到了十月份韋皋已經擊破吐蕃軍隊十六萬,攻下城池七座、軍鎮五座。然後又向維州進攻,將吐蕃的救兵一一擊破,迫使吐蕃贊普襲擊帝國西北方的軍隊回來救援,最後在維州進行了決戰。這次決戰中韋皋使用了誘敵深入的計策,將十萬吐蕃軍隊引誘進了韋皋設下的埋伏圈,結果十萬敵軍被殲過半,並且活捉了敵人的總指揮論莽熱。

韋皋在蜀地二十一年,總共擊破吐蕃軍隊的總數是四十八萬,擒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一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和韋皋同一時代的武將幾乎無人能出其右,絕對能算得上是不世出的名將。韋皋不但仗打得好,玩起政治同樣一把罩,不但將蜀地治理得很好(韋皋死後,蜀人見到他的遺像都會拜祭。),而且輔佐太子登上皇位,將他的政敵驅逐。

《資治通鑑》相關記載:

唐故劍南節度使太尉兼中書令韋皋,既生一月,其家召群僧會食。有一胡僧,貌甚陋,不召而至。韋氏家童鹹怒之,以弊席坐於庭中。既食,韋氏命乳母出嬰兒,請群僧祝其壽。胡僧所自升階,謂嬰兒曰,"別久無恙乎?"嬰兒若有喜色。眾皆異之。韋氏先君曰:"此子生才一月,吾師何故言別久耶!"胡僧曰:"此非檀越之所知也。"韋氏固問之,胡僧曰:"此子乃諸葛武侯之後身耳。武侯當東漢之季,為蜀丞相,蜀人受其賜且久。今降生於世,將為蜀門帥,且受蜀人之福。吾往歲在劍門,與此子友善。今聞降於韋氏,吾固不遠而來。"韋氏異其言,因以武侯字之。後韋氏自少金吾節制劍南軍,累遷太尉兼中書令,在蜀十八年,果契胡僧之語也。

歷史評價

《資治通鑑》:皋在蜀二十一年,重加賦斂,豐貢獻以結主恩,厚給賜以撫士卒。士卒婚嫁死喪,皆供其資費,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樂為之用,服南詔,摧吐蕃。幕僚歲久官崇者則為刺史,已復還幕府,終不使還朝,恐洩其所為故也。府庫既實,時寬其民,三年一復租賦,蜀人服其智謀而畏其威,至今畫像以為土神,家家祀之。

徐鈞:撫邊年久賦徭寬,善政春秋俗自安。蜀道雖危今坦易,登天不比向時難。

史書記載

新唐書

韋皋,字城武,京兆萬年人。六代祖範,有勳力周、隋間。皋始仕為建陵挽郎,諸帥府更闢 ,擢監察御史。張鎰節度鳳翔,署營田判官。以殿中侍御史知隴州行營留事。

德宗狩奉天,李楚琳殺鎰,劫眾叛歸朱泚,隴州刺史郝通奔降楚琳。始,泚以范陽軍鎮鳳翔,既歸節,而留兵五百戍隴上,以部將牛雲光督之。至是,雲光謀請皋為帥,將劫以臣泚。別將翟曄伺知以白皋。雲光懼不克,率眾出奔,至汧陽,遇泚奴使皋所,謂雲光曰:"太尉已為天子,使我以御史中丞授皋。若聽,固吾人也,不受,可遂誅之。請以兵俱。"許之。皋迎勞,先納奴,偽受泚詔。即讓雲光曰:"既去而復,何也?"對曰:"向未知公之命,故去;今還,願與公同生死。"皋曰:"大使固善,苟無它圖,請釋甲以安眾,而後可入也。"雲光以皋諸生,亡能為,乃命士委仗鎧,皋受而內其卒。明日,置酒大會,奴、雲光與其下至,皋伏甲左右廡,酒行,盡殺之,以其首徇。泚復使它奴拜皋鳳翔節度使,皋亦斬之及從騎三人,縱一人使報泚。帝聞,乃授皋隴州刺史,置奉義軍,拜節度使,寵其功。皋遣兄平及弇繼至奉天,士氣益壯,乃築壇血牲與士盟曰:"協力一心,以誅元惡,有渝此盟,神其殛之。"又馳使吐蕃與連和,隴坻遂安。帝自樑、洋還,召為左金吾衛將軍,遷大將軍。

貞元初,代張延賞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初,雲南蠻羈附吐蕃,其盜塞必以蠻為鄉道。皋計得雲南則斬虜右支,乃間使招徠之,稍稍通西南夷。明年,蠻大首領苴那時以王爵讓其兄子烏星。始,烏星幼,那時攝領其部,故請歸爵。皋上言:"禮讓行於殊俗,則怫戾者化,願皆封以示褒進。"詔可。又明年,雲南款邊求內屬,約東蠻鬼主驃傍、苴夢衝等絕吐蕃盟。五年,東蠻斷瀘水橋攻吐蕃,請皋濟師。皋遣精卒二千,與蠻共破吐蕃於臺登,殺青海大酋乞臧遮遮、臘城酋悉多楊朱及論東柴等,虜墜死崖谷不可計,多獲牛馬鎧裝。遮遮,尚結贊之子,虜貴將悍雄者也;既敗,酋長百餘行哭隨之。悍將已亡,則屯柵以次降定。進檢校吏部尚書。

初,東蠻地二千里,勝兵常數萬,南倚閣羅鳳,西結吐蕃,狙勢強弱為患,皋能綏服之,故戰有功。詔以那時為順政王、夢沖懷化王、驃傍和義王,刻"兩林"、"勿鄧"等印以賜之。而夢衝復與吐蕃盟,皋遣別將蘇峞召之,詰其叛,斬於琵琶川,立次鬼主樣棄等,蠻部震服。乃建安夷軍於資州,維制諸蠻;城龍溪於西山,保納降羌。

九年,天子城鹽州,策虜且來撓襲,詔皋出師牽維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分出西山、靈關,破峨和、通鶴、定廉城,逾的博嶺,遂圍維州,搏棲雞,攻下羊溪等三城,取劍山屯焚之。南道元帥論莽熱來援,與戰,破其軍,進收白岸,乃城鹽州。詔皋休士。以功為檢校尚書右僕射、扶風縣伯。

於是西山羌女、訶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遠、咄霸八國酋長,皆因皋請入朝。乃遣幕府崔佐時由石門趣雲南,而南詔復通。石門者,隋史萬歲南征道也,天寶中,鮮于仲通下兵南溪,道遂閉。至是蠻徑北谷,近吐蕃,故皋治復之。繇黎州出邛部,直雲南,置青溪關,號曰"南道"。乃詔皋統押近界諸蠻、西山八國、雲南安撫使。俄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三年,復巂州。吐蕃怨,完壘造舟謀擾邊,皋輒破卻之。自是曩貢、臘城等九節度嬰嬰、籠官馬定德與大將舉落皆降,昆明管些蠻又內附。贊普怒,遂北掠靈、朔,破麟州以取償焉。帝詔皋深入以橈虜。皋遣大將陳泊等出三奇,崔堯臣趨石門無衣山,仇冕、董振走維州,邢玼出黃崖略棲雞、老翁城,高倜、王英俊繇峨和、清溪道薄故鬆州,元膺出溼山、成溪,臧守至道黎、巂,韋良金趨平夷,路惟明自靈壁、夏陽攻逋租、偏鬆城,王有道涉大度河,陳孝陽率蠻苴那時等道西瀘攻昆明、諾濟,師無慮五萬,以八月悉出塞。十月,大破吐蕃,拔其保鎮捕候,追奔轉戰千里,遂圍維州。吐蕃釋靈、朔兵,使論莽熱以內大相兼東境五節度大使,率雜虜十萬來救。師伏以待,虜乘勝深入,師噪而奮,虜大潰,生禽莽熱獻諸朝。帝悅,進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南康郡王,帝制紀功碑褒賜之。

順宗立,詔檢校太尉。會王叔文等干政,皋遣劉闢來京師謁叔文曰:"公使私於君,請盡領劍南,則惟君之報。不然,惟君之怨。"叔文怒,欲斬闢,闢遁去。皋知叔文多釁,又自以大臣可與國大議,即上表請皇太子監國,又上箋太子,暴叔文、伾之奸,且勸進。會大臣繼請,太子遂受禪,因投殛奸黨。是歲,皋暴卒,年六十一,贈太師,諡曰忠武。

皋治蜀二十一年,數出師,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其功烈為西南劇。善拊士,至雖昏嫁皆厚資之,婿給錦衣,女給銀塗衣,賜各萬錢,死喪者稱是。其僚掾官雖顯,不使還朝,即署屬州刺史,自以侈橫,務蓋藏之。故劉闢階其厲,卒以叛。朝廷欲追繩其咎,而不與皋者詆所進兵皆鏤"定秦"字,有陸暢者上言:"臣向在蜀,知'定秦'者,匠名也。"繇是議息。暢,字達夫,皋雅所厚禮。始,天寶時,李白為《蜀道難》篇以斥嚴武,暢更為《蜀道易》以美皋焉。

始,皋務私其民,列州互除租,凡三歲一復。皋沒,蜀人德之,見其遺象必拜。凡刻石著皋名者,皆鑱其文尊諱之。

舊唐書

韋皋,字城武,京兆人。大曆初,以建陵挽郎調補華州參軍,累授使府監察御史。宰相張鎰出為鳳翊隴右節度使,奏皋為營田判官,得殿中侍御史,權知隴州行營留後事。

建中四年,涇師犯闕,德宗幸奉天,鳳翔兵馬使李楚琳殺張鎰,以府城叛歸於朱泚,隴州刺史郝通奔於楚琳。先是,朱泚自范陽入朝,以甲士自隨;後泚為鳳翔節度使,既罷,留范陽五百人戍隴州,而泚舊將牛雲光督之。時泚既以逆徒圍奉天,雲光因稱疾,請皋為帥,將謀亂,擒皋以赴泚。皋將翟曄伺知之,白皋為備;雲光知事洩,遂率其兵以奔泚。行及汧陽,遇泚家僮蘇玉將使於皋所,蘇玉謂雲光曰:"太尉已登寶位,使我持詔以韋皋為御史中丞,君可以兵歸隴州。皋若承命,即為吾人;如不受詔,彼書生,可以圖之,事無不濟矣。"乃反昪疾趨隴州。皋迎勞之,先納蘇玉,受其偽命,乃問雲光曰:"始不告而去,今又來,何也?"雲光曰:"前未知公心,故潛去;知公有新命,今乃復還。願與公戮力定功,同其生死。"皋曰:"善。"又謂雲光曰:"大使苟不懷詐,請納器甲,使城中無所危疑,乃可入。"雲光以書生待皋,且以為信然,乃盡付弓矢戈甲。皋既受之,乃內其兵。明日,皋犒宴蘇玉、雲光之卒於郡舍,伏甲於兩廊。酒既行,伏發,盡誅之,斬雲光、蘇玉首以徇。泚又使家僮劉海廣以皋為鳳翔節度使,皋斬海廣及從者三人,生一人,使報泚。於是詔以皋為御史大夫、隴州刺史,置奉義軍節度以旌之。皋遣從兄平及弇繼入奉天城,城中聞皋有備,士氣增倍。

皋乃築壇於廷,血牲與將士等盟曰:"上天不弔,國家多難,逆臣乘間,盜據宮闈。而李楚琳亦扇凶徒,傾陷城邑,酷虐所加,爰及本使,既不事上,安能恤下。皋是用激心憤氣,不遑底寧,誓與群公,竭誠王室。凡我同盟,一心協力,仗順除凶,先祖之靈,必當幽贊。言誠則志合,義感則心齊;粉骨糜軀,決無所顧。有渝此志,明神殛之,迨於子孫,亦罔遺類。皇天后土,當兆斯言。"又遣使入吐蕃求援。十一月,加檢校禮部尚書。興元元年,德宗還京,徵為左金吾衛將軍,尋遷大將軍。

貞元元年,拜檢校戶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劍南西川節度使,代張延賞。皋以雲南蠻眾數十萬,與吐蕃和好,蕃人入寇,必以蠻為前鋒。四年,皋遣判官崔佐時入南詔蠻,說令向化,以離吐蕃之助。佐時至蠻國羊咀咩城,其王異牟尋忻然接遇,請絕吐蕃,遣使朝貢。其年,遣東蠻鬼主驃傍、苴夢衝、苴烏等相率入朝。南蠻自巂州陷沒,臣屬吐蕃,絕朝貢者二十餘年,至是復通。

五年,皋遣大將王有道簡習精卒以入蕃界,與東蠻於故巂州臺登北谷大破吐蕃青海、臘城二節度,斬首二千級,生擒籠官四十五人,其投崖谷而死者不可勝計。蕃將乞臧遮遮者,蕃之驍將也,久為邊患。自擒遮遮,城柵無不降,數年之內,終復巂州,以功加吏部尚書。九年,朝廷築鹽州城,慮為吐蕃掩襲,詔皋出兵牽維之。乃命大將董勔、張芬出西山及南道,破峨和城、通鶴軍。吐蕃南道元帥論莽熱率眾來援,又破之,殺傷數千人,焚定廉城。凡平堡柵五十餘所,以功進位檢校右僕射。皋又招撫西山羌女、訶陵、白狗、逋租、弱水、南王等八國酋長,入貢闕廷。十一年九月,加統押近界諸蠻、西山八國兼雲南安撫等使。十二年二月,就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三年,收復巂州城。十六年,皋命將出軍,累破吐蕃於黎、巂二州。吐蕃怒,遂大搜閱,築壘造舟,欲謀入寇,皋悉挫之。於是吐蕃酋帥兼監統曩貢、臘城等九節度嬰、籠官馬定德與其大將八十七人舉部落來降。定德有計略,習知兵法及山川地形,吐蕃每用兵,定德常乘驛計事,蕃中諸將稟其成算。至是,自以扞邊失律,懼得罪而歸心焉。

十七年,吐蕃昆明城-管些蠻千餘戶又降。贊普以其眾外潰,遂北寇靈、朔,陷麟州。德宗遣使至成都府,令皋出兵深入蕃界。皋乃令鎮靜軍使陳洎等統兵萬人出三奇路,威戎軍使崔堯臣兵千人出龍溪石門路南,維保二州兵馬使仇冕、保霸二州刺史董振等兵二千趨吐蕃維州城中,北路兵馬使邢玼等四千趨吐蕃棲雞、老翁城,都將高倜、王英俊兵二千趨故鬆州,隴東兵馬使元膺兵八千人出南道雅、邛、黎、巂路。又令鎮南軍使韋良金兵一千三百續進,雅州經略使路惟明等兵三千趨吐蕃租、鬆等城,黎州經略使王有道兵二千人過大渡河,深入蕃界,巂州經略使陳孝陽、兵馬使何大海、韋義等及磨些蠻、東蠻二部落主苴那時等兵四千進攻昆明城、諾濟城。自八月出軍齊入,至十月破蕃兵十六萬,拔城七、軍鎮五、戶三千,擒生六千,斬首萬餘級,遂進攻維州。救軍再至,轉戰千里,蕃軍連敗。於是寇靈、朔之眾引而南下,贊普遣論莽熱以內大相兼東境五道節度兵馬都群牧大使,率雜虜十萬而來解維州之圍。蜀師萬人據險設伏以待之,先出千人挑戰。莽熱見我師之少,悉眾追之。發伏掩擊,鼓譟雷駭,蕃兵自潰,生擒論莽熱,虜眾十萬,殲夷者半。是歲十月,遣使獻論莽熱於朝;德宗數而釋之,賜第於崇仁裡。皋以功加檢校司徒,兼中書令,封南康郡王。

順宗即位,加檢校太尉。順宗久疾,不能臨朝聽政,宦者李忠言、侍待詔王叔文、侍書待詔王伾等三人頗幹國政,高下在心。皋乃遣支度副使劉闢使於京師,闢私謁王叔文曰:"太尉使致誠於足下,若能致某都領劍南三川,必有以相酬;如不留意,亦有以奉報。"叔文大怒,將斬闢以徇;韋執誼固止之,闢乃私去。皋知王叔文人情不附,又知與韋執誼有隙,自以大臣可議社稷大計,乃上表請皇太子監國,曰:"臣聞上承宗廟,下鎮黎元,永固無疆,莫先儲兩。伏聞聖明以山陵未祔,哀毀逾制,心勞萬幾,伏計旬月之間,未甚痊復。皇太子睿質已長,淑問日彰,四海之心,實所倚賴。伏望權令皇太子監撫庶政,以俟聖躬痊平,一日萬幾,免令壅滯。"又上皇太子箋曰:

殿下-體重離之德,當儲貳之重,所以克昌九廟,式固萬方,天下安危,繫於殿下。皋位居將相,志切匡扶,先朝獎知,早承恩顧。人臣之分,知無不為,願上答眷私,罄輸肝鬲。伏以聖上嗣膺鴻業,睿哲英明,攀感先朝,志存孝理。諒暗之際,方委大臣,但付託偶失於善人,而參決多虧於公政。今群小得志,隳紊紀綱,官以勢遷,政由情改,朋黨交構,熒惑宸聰。樹置腹心,遍於貴位;潛結左右,難在蕭牆。國賦散於權門,王稅不入天府,褻慢無忌,高下在心。貨賄流聞,遷轉失敘,先聖屏黜贓犯之類,鹹擢居省寺之間。至令忠臣隕涕,正人結舌,遐邇痛心,人知不可。伏恐奸雄乘便,因此謀動干戈,危殿下之家邦,傾太宗之王業。伏惟太宗櫛沐風雨,經營廟朝,將垂二百年,欲及千萬祀;而一朝使叔文奸佞之徒,侮弄朝政,恣其胸臆,坐致傾危。臣每思之,痛心疾首!伏望殿下斥逐群小,委任賢良,慺慺血誠,輸寫於此!

太子優令答之。而裴均、嚴綬箋表繼至,由是政歸太子,盡逐伾文之黨。是歲,暴疾卒,時年六十一,贈太師,廢朝五日。

皋在蜀二十一年,重賦斂以事月進,卒致蜀土虛竭,時論非之。其從事累官稍崇者,則奏為屬郡刺史,或又署在府幕,多不令還朝,蓋不欲洩所為於闕下故也。故劉闢因皋故態,圖不軌以求三川,歷階之作,蓋有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