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技術方案合集六篇

工作方案 閱讀(1.41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技術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技術方案合集六篇

技術方案 篇1

一.比賽種類與專案

珠算技術比賽分團體賽、個人全能賽和個人單項賽。比賽專案為加減算、乘算、除算、傳票算和帳表算五個單項。五個單項之和為個人全能成績,三名選手個人全能成績之和為代表隊團體賽成績。

二.計分標準和評優辦法:

1.答數無誤,書寫清楚,訂正符合規定,小數點與分節號正確為全對。每打對一題,加減算為14分,乘算、除算為4分;傳票算為15分;帳表算直欄為14分,橫行為4分,直欄與橫行合計軋平,另加50分。

2.比賽時間已到,在計算中的算題還沒有全部算完,不是一題的乘、除算和帳表算均不評分。加減算採取算到那行,答到那行;傳票算算到那頁,答到那頁。以此作為兩人得分相同時排列名次先後的依據。

3.珠算比賽採取計分制,按對題算分。如兩人得分相同,單項看零頭(即看不足題得分情況),零頭相同看完成題量,完成題量相同看總分,總分相同看總完成題。如零頭、完成題量、總分、總完成題均相同者名次並列。

三.錯題判定與扣分

1.凡任意塗改、字跡潦草、一題二答,書寫模稜兩可使答數難以辯認,判此題作錯答,不給分。

2.小數點與分節號無法區分。小數點錯點、漏點、多點,以及更正答數不用劃線訂正的,不給分。分節號未寫,每題扣0.5分。

3.乘、除算的小數題對要求保留二位小數的第三位,保留四位小數的第五位一律採取四捨五入,凡未按此規定答題的不給分。

4.珠算比賽須按題次順序依次計算,凡跳題計算的給予扣分,每跳一題即扣一對題分。

技術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五章第一節“方案的構思方法”第2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設計分析”。本課時是在上課時進行了“設計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方案構思”,並形成多個方案,為後面“方案的比較和權衡”作準備,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怎樣把在設計分析階段產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繫統的設計想法變為能看得到的、比較完整的具體方案呢?這就需要藉助一定的構思方法。方案構思的方法很多,教材上主要介紹了四種方法:草圖法、模仿法、聯想法和奇特性構思法。介紹構思方法的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能有效地進行方案構思。為了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方案的構思方法,並有效地進行方案的構思,我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整合和處理,設定了四個臺階式構思方法“畫”——“仿”——“移”——“破”,並對每一個構思方法設計了相應的遞進式的構思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瞭解方案構思的幾種常用方法;

2、能靈活地運用草圖法、模仿法和遷移法等方法進行方案的構思;

3、通過積極參與課堂中臺燈和相框的方案構思實踐活動,感設計的快樂,培養富於想象、敢於表現、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良好的合作交流態度及正確的版權意識。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克服對“方案構思”的畏難情緒,合理安排好課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潛力,使學生感受到創造的快樂。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親身參與方案的構思,體會草圖法、模仿法和遷移法等方法在方案的構思中綜合運用。

教學實施策略

1、在開篇展示構思巧妙而且學生比較熟悉的設計作品(圖片和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慾望;

2、設計臺階式(由易到難)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能一步步由淺入深地進行構思,並形成方案,享受到成功和創造的快樂;

3、對學生在方案構思實踐過程中產生的亮點進行及時有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對方案構思的自信心

4、通過大量的設計案例,對學生進行資訊刺激,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貫徹以下理念: 方案構思並不難; 相信自己的創造潛能;交流和合作是設計中的非常重要的品質,要敢說善聽。

教學過程:

1、 複習回顧上課時內容:設計分析過程“三要素”是什麼?

2、 從設計作品欣賞(可自由選擇)匯入新課

 3、 介紹“方案構思”的思維方式:比較“設計分析”和“方案構思”的思維方式:(1) 設計分析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其特點在一個“分”字。(以檯燈的設計分析為例)(2) 方案的構思,把我們在設計分析過程當中產生的模糊的、零散的、不繫統的想法,建構成完整、具體的方案,其特點在一個“構”字,

4、 學習並實踐方案構思“四法”

“畫”——畫草圖

“仿”——模仿

“移”——遷移

“破”——奇思妙想

通過一些例項(圖片或視訊)給學生從感官上對方案構思的四種方法有一定的瞭解,並引導其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

5、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四種構思方法,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畫、仿、移、破。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希望同學們明白兩點:(1)方案構思並不難;(2)你們每個人都有著巨大的創造潛能。方案的構思方法有很多,我們今天學習的只些其中一部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網路和書籍作進一步的瞭解。其實,不管用什麼方法,其最終目的就是方案的構思實踐服務。所以,最重要的同學們要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多實踐多創造!

6、佈置作業:

構思一份設計方案:題目為柺杖或可以另選題目可從其功能、結構、便攜等出發,如:

支撐腳的設計、

報警功能、

照明、報時……

技術方案 篇3

一、品種選擇:如:墨單4號、會單4號、廣玉2號等,並在種植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暴晒1天,起到打破休眠期和殺菌作用。

二、適時播種:以前茬收穫結束後第一次透雨時為始播期,一般在五月上旬開始播種,最遲在五月下旬播種結束。

三、播種方法及密度:以寬窄行種植為好,大行距100釐米,小行距50釐米,株距23釐米,單株留苗,每畝4000株左右。

四、合理施肥:畝施農家肥900公斤,磷肥25公斤,鉀肥8—10公斤,第一次追肥畝施尿素20公斤,結合定苗和第一次中耕除草進行;第二次追肥畝施尿素30公斤,結合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進行。

五、科學田間管理: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鼠害,成熟後及時收穫。

技術方案 篇4

按照上級機關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促進我鄉產業增效、貧困戶增收,努力推進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根據我鄉實際情況,制定農業科技人員進村開展技術扶貧工作具體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為中心,以科技服務和精準扶貧幫扶為基礎,以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為載體,加快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成立農業產業扶貧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於農業服務中心,由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朱坤負責日常工作。

三、具體內容

(一)編制貧困村產業扶貧規劃

1、洋埡村產業扶貧規劃:全村106戶,共417人。其中通過精準識別貧困戶21戶76人。該村林地面積廣,植被良好,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地資源。擬規劃種植中藥材63畝,其中天麻7畝、烏藥50畝、豬苓6畝;核桃種植面積200畝;養殖黃羊600只。

2、溪口村產業扶貧規劃:全村106戶,共416人。其中通過精準識別貧困戶25戶84人。該村林地面積廣,植被良好,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地資源。擬規劃種植中藥材900畝,其中天麻200畝、烏藥500畝、豬苓100畝、芫胡100畝;核桃種植面積20xx畝;木耳和香菇各1000斤;養殖黃羊500頭。

(二)精準幫扶措施

1、宣傳黨的深化農村改革政策和強農惠農政策。

2、邀請農技專家到鄉、村講大課、辦講座。

3、農業技術人員下村現場指導,解答農戶疑難問題。

4、定期組織農戶進行科技培訓,學習先進技術,有條件可帶領農戶到外地考察取經。

5、舉辦轉移就業技能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科技示範戶和新型職業農民。

6、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業推廣新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農業產業扶貧領導小組要全面統籌協調農業產精準扶貧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實行包片總負責。堅持“分級負責、分組選派、分級管理、誰派誰管”的原則。制定“施工圖”,簽訂“軍令狀”,編制貧困村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工作清單。

(二)創新工作方法

駐村農業扶人員分解幫扶工作任務,主動作為,積極學習借鑑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和有效方法,提升幫扶能力和水平。通過會議座談、資訊報送、情況通報、經驗介紹、發放資料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貧困村(戶)轉變觀念,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駐村家業科技人員到村開展技術指導原則上每月不低於10天,開展技術培訓每年不少於5次,每月5號前認真填寫並上報《駐村農業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扶貧行動統計表》、《縣農業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扶貧月報表》。

(三)強化政策保障

鄉鎮黨委積極與上級相關單位爭取政策資金,嚴格落實涉農資金專款專用,並保證用到位、用到點上。最大程度解決農戶因缺少資金、技術、管理、抗禦市場風險的問題。對駐村的農業科技人員,在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四)強化目標考核

嚴格執行貧困村不“摘帽”、貧困戶不脫貧,技術幫扶人員不撤出的幹部駐村蹲點工作制度。實行“雙報告、雙考核”制度,農業科技人員離開原單位要向單位主要領導報告,到達貧困村要向村黨支部報告,年度考核時除原單位考核外,貧困村黨支部需出具考核書面意見。把駐村農業科技人員技術扶貧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對技術扶貧人員不到位、產業指導措施不力、基層不滿意的實行嚴格問責。

技術方案 篇5

根據公司20xx年採掘作業計劃,結合礦井瓦斯治理實際工作開展情況,特制定本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一、20xx年瓦斯防治計劃

1、年度瓦斯事故起數控制為零起,杜絕死亡事故發生;

2、瓦斯一般超限不超過12次,嚴重超限不超過1次;

3、S3111運輸巷、S3111迴風巷、S3113開切眼、S3113中運巷、S3113迴風巷、S3113運輸巷、S3115運輸巷、S3115中巷、S3115迴風巷全部實行穿層條帶抽放(注:S3111運輸巷、S3111迴風巷、S3111中運巷、S3113迴風巷、S3115迴風巷已施工完成),本煤層鑽孔進尺18300米,本煤層抽放量達到15萬噸,預抽瓦斯6萬m3;穿層條帶按9m一個鑽場、每個鑽場布孔4個,穿層抽放巷道進尺2160米,預計打穿層抽放鑽孔19180m,抽放條帶煤量25萬噸,預抽瓦斯9萬m3。所有工作面必須啟用穿層抽先行、本層抽補充、採空抽強化的抽採模式,合理安排採掘抽關係,要先抽後掘、先抽後採,必須在本煤層殘餘瓦斯含量達到8m3/t以下、殘餘瓦斯壓力達到0.74Mpa以下時才能進行採掘。工作面瓦斯抽採率、全礦井瓦斯抽採率必須達到35%以上;

4、嚴格按照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和區域性綜合防突措施的要求進行施工、抽放及效果檢驗。

二、瓦斯防治思路

1、堅持安全發展原則,樹立“瓦斯事故可以預防和避免”的意識,依靠科技進步和發展先進生產力,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矛盾。

2、堅持採煤採氣一體化、井下抽採為主,建立完善礦井瓦斯抽採系統,通過加大瓦斯預抽與利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保護生命,保護資源,保護環境

3、加快瓦斯抽放技術的研究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改進瓦斯抽放工藝,探索出適用於本礦井的瓦斯抽放方式和方法。

4、堅持“先抽後採、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方針和瓦斯治理的“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採取“多措並舉、應抽盡抽、抽掘採平衡、抽採達標”的瓦斯抽採措施,促進瓦斯治理工作步入良性迴圈;

5、堅持本質安全型礦井、採區、採掘工作面建設,推進實施瓦斯“零超限”和採掘分類管理,採掘工作面必須通過瓦斯治理,切實做到抽採達標,確保在安全狀態下進行開採,礦井優先進行區域性抽放,變防突為消突。

6、著力構建“通風可靠、抽採達標、監測監控、管理到位、隱患排除、綜合利用”工作目標體系,全面深化瓦斯治理。

三、成立瓦斯管理小組

組長:程會平

副組長:樑浪、韋延明、陳長江、傳雲明、劉金鍵

成員:李仕權、郝幫澤、張啟軍、韋建強、段平、冉茂中、吳江、陳錫華、夏清餘、李春華

“一通三防”下設辦公室在通防科,下設防突隊、瓦檢班、監控維修組、瓦斯抽放和主扇抽風班、通維組(負責防塵防火)。

該小組的成立將對我礦的瓦斯治理起著主要作用,制定建立各種瓦斯

四、瓦斯防治措施

(一)技術措施

1、採掘工作面作業前必須先採取穿層條帶預抽的方式進行瓦斯預抽,控制範圍為整個採掘條帶,達標後方能進行採掘作業;

2、採掘工作面穿層抽放效果較差時均採用本煤層深孔超前預抽放措施作為補充,要根據煤層煤質,透氣性、瓦斯含量、卸壓程度編制掘進工作面瓦斯抽採設計,明確制定出鑽孔的有關引數;打鑽人員要嚴格按設計施工,不能超出允許值範圍外;打鑽完工後要有專人驗鑽、封孔、觀測抽放效果;技術人員要根據抽放效果及時調整設計;在掘進工作面佈置了6個最少60米的超前卸壓、抽放鑽孔,控制掘進頭前60米上幫8米下幫4米以內的範圍;在採煤工作面中運巷和運輸巷沿走向按孔間距3m,傾角60°,方位角218°,佈置抽放鑽孔;孔徑φ75mm,孔深42m,封孔長度為8m,鑽孔孔口抽採負壓為13~14千帕,預抽時間以區域措施效果檢驗為準,沒達到預抽效果嚴禁停抽;

3、打鑽時瓦斯湧出量大,我們通過控制鑽進速度,控制了瓦斯湧出速度,達到了打鑽瓦斯不超限的效果;

4、在掘進工作面抽放同時,在掘進磧頭採用深孔高壓注水措施,一方面製造煤層裂隙,另一方面提前進行頂板有序卸壓,提高預抽效果和瓦斯自然湧出效果,保證瓦斯提前有序釋放,減少掘進時湧出量,達到治理超限的效果;

5、採掘過程中,每班落煤打好支護後,在工作面煤壁打超前卸壓孔,提前釋放壓力和瓦斯,減少瓦斯突然湧出的可能性;掘進工作面每班打6個75㎜卸壓鑽孔,孔深9米,控制掘進頭前方9米,煤幫上幫4米、下幫2米以內的範圍;在採煤工作面沿偽斜採面每間隔2.0m打75㎜卸壓鑽孔,仰角3o~5o、孔深9m,佈置成雙排,每段布孔80個,作為對抽放鑽孔的補充,提高鑽孔卸壓控制的密度;

6、掘進巷採用抽60米掘40米措施,必要時可加密鑽孔控制密度。

(二)組織措施

1、為了保證正常掘進推進度,採用了“三巷保兩巷”的組織措施,即三條巷道中,保證兩條巷道正常掘進,一條巷道進行抽放和注水,處理瓦斯;

2、掘進時採用先掘上部巷道,迴圈進度定為2米,同時要減小每次爆破量,增加爆破次數,避免瓦斯突然湧出,使瓦斯湧出均勻;

3、在規程允許範圍內,將掘進工作面、回採工作面探頭的斷電值均降為0.8%,(炮掘巷道每次放炮必須實行巷道內機電裝置停電措施),提前斷電確保安全;

4、掘進工作面掘進儘量採用雙巷掘進,雙巷及時貫通調整系統,利用區域性通風機正壓壓入和系統負壓抽出,提高通風排瓦斯效果。在單巷掘進時,對風機至巷道口這一段短路巷道增阻調節,提高短路巷道風阻,減少短路巷道風量,增加區域性通風機的有效風量,提高通風效果。

(三)管理措施

1、掘進巷道供風風機採用雙局扇雙迴路專用電源並自動切換,杜絕局扇無計劃停風;

2、採用兩巷或多巷掘進,提高供風效率,同時當兩巷貫通後,形成全風壓系統後,先倒風機後掘進,杜絕盲巷瓦斯超;

3、將瓦斯含量大的區域作為重點區域來管理,加強礦井通風、監控、抽放管理,加強爆破、落煤掘進管理;

4、對重點區域,公司安排負責任、懂業務、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工人進行管理和作業;

5、每班必須檢查風電、瓦斯電閉鎖的可靠性,爆破作業必須停電並撤出迴風流內的全部作業人員;

6、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對三違人員進行處罰;

7、措施、圖紙的制定,嚴格按照《一通三防管理制度》進行,杜絕因人為疏忽造成井下各種事故的發生。

(四)硬體措施

對抽採泵站進行升級改造,投入抽採泵站的線上監控檢測系統,實時瞭解抽採情況及泵站執行情況,通過資料的對比進行有目的的安排、調節抽採工作,並加強抽採管路的維護、連線管理,有效進行堵漏氣,滿足抽採負壓要求,力求抽採達標。

技術方案 篇6

我校經過連續多年對學生進行跟蹤調研和對企業提供給學生的就業崗位進行分析,發現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具有多層次性、多方向性的特點,具體包括軟體開發、軟體測試、電子商務、資料處理、網路維護、線上技術支援等不同的崗位。根據南京市政府建設軟體名城的思路,本著職業需求為導向、行業支援為依託、能力培養為本位的原則,我校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培養模式確定為一體多翼,即以軟體開發和軟體測試為主體,以軟體應用為多翼的人才培養模式。

實行五年制而不實行三二分段式教學,有利於將中等職業教育與高職教育很好地銜接起來,可以高效率地、最優化地進行課程設定,保證文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時數,無論是文化基礎課還是專業課的學習都能達標。同時,中職與高職相互銜接,不存在重複學習等問題,有效教學時數高,最終學生既在基礎理論的掌握上高於中專生,又在動手操作技能上強於本科生。而且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在校時間長,有利於系統地進行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能力的教育培養。因此,一體多翼的人才培養模式非常有效。

為體現這種一體多翼的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在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定中,將課程分為公共課(即文化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選修課。其中,選修課又為分人文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專業核心課以軟體開發和軟體測試崗位為職業面向,從第二學期起至第八學期,以市場較為熱門的開發軟體和為核心課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通過不斷的專案實施與實訓,最終使學生在基礎理論的掌握上高於中專生,在動手操作技能上強於本科生。

學生由於個性差異和興趣不同,對就業崗位的選擇不同。為保證學生在就業時具有適應市場需要的職業技能,選修課的開設相當重要,是實施一體多翼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

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選修課包括四大類:第一類為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的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第二類為專業必備技能選修課文字錄入;第三類為IT從業預備課程企業課程;第四類為專業技能選修課。

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程

人文素質類選修課是我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包括音樂、形體、交往與禮儀、書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消費心理學等。這些課程的開設起著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等重要作用。因此,我校人文素質類選修課開設了不少。此類課程的開設旨在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陶冶人文情趣,培養人文精神,提高綜合素質,使學生受益匪淺,從而保證了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利於實現以素質教育為底蘊,培養複合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目標。

不間斷選修課程文字錄入

經過調研發現,文字錄入雖為簡單的鍵盤錄入,但其卻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技能,甚至是不少IT企業從業人員必備的基礎技能,而且有些單位對輸入法有指定的要求(如銀行、保險、醫藥等行業要求學生使用的輸入法必須為五筆)。因此,我校將文字錄入設為不間斷的長期選修課程,從入校時的第一學期到離校前的'最後一學期,每學期都開設該門課程,從基本的指法訓練到長篇文章的錄入,形式上從看打(看著文稿錄入)到聽打(聽他人口述進行錄入)再到想打(用電腦進行寫作,邊思考、邊修改、邊輸入),使每個學生在掌握大眾化的拼音輸入法之外,還掌握一些行業規定使用的五筆輸入法,還有些學生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學習了縱橫碼輸入法。第四學期,讓學生參加南京市文字錄入統考,學校每年的技能節也將其作為一個必賽專案,每學期都有相應的考核要求,通過各種形式和方法刺激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使每個學生在實習前都能達到若干企業關於錄入速度的要求,這是一般中職生和高中起點的高職生在校訓練期間達不到的。文字錄入選修課程的有效教學,為學生在就業時競爭各種崗位提供了基本保障。如從事資料處理、電子商務、線上技術支援的崗位就對文字錄入速度有非常明確的較高要求,我校的五年制高職學生在企業的表現與其他學校三年制高職學生或中職學生相比都較突出,因此獲得晉升的機會也更早、更多。

IT從業預備課程企業課程

為有效地縮短與企業具體用人需求之間的差距,最便捷的一條路就是企業課程的嵌入。我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雖未與任何一家企業合作進行訂單培養,也沒有冠名班,但學校在學生在校期間的第七學期、第八學期中的選修課中嵌入了IT從業預備課程企業課程,其實質是將企業培訓前置。這些選修課由學校與企業共同商量教學計劃,由企業根據教學計劃派工程技術人員或專職培訓師作為兼職教師到學校進行技術培訓和實踐操作指導,並通過學校實訓基地的裝置進行現場操作,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教學內容上,除了針對工作崗位專門的技術培訓外,還包括企業共享的價值取向、道德歸屬、思維方法、生活觀念、發展走勢及共創的精神氛圍等,同時他們還會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教育、誠信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等;在教學過程中,會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讓學生提前瞭解自己將來就業的工作單位,親自耳聞目睹工作現場情況,使學生對企業有更深的印象,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識和認同。在教學方法運用上,企業授課教師有更多的實踐經驗,他們更側重於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真實性,由於企業的案例都是具體的例項,加上教師切身的體會並採用形象、直觀、生動的教學形式,給學生以身臨其境之感,易於學習和理解。我校與兩家企業開展了這類選修課程的嵌入教學,課程結束後,學生對企業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企業高度認可,對就業前景充滿信心。

專業技能選修課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具有多層次性、多方向性的特點。根據近幾年來對學生就業時的崗位、工作任務、對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的分析,學校開設了專業技能選修課,以拓寬學生就業渠道。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中繼裝置維護的工作量越來越大。市場上已經有專門的公司承包了電信、移動的這部分工作。因此,我校在專業選修課中開設了維修類和網路類課程,這樣學生既有硬體的知識,又有網路的基礎知識,加上主動學習的態度,對維護工作上手較快。網路的普及使網路媒體越來越重視互動性,可監測性使其有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前景非常廣闊。個人、企事業單位都需要建立網站作為宣傳自己的平臺,因此,網頁設計的前景很好,需要更多的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才。根據其崗位對應的知識、技能,我校開設了《影象處理》、《網頁製作》、《網頁動畫》等選修課程。

以上是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選修課的開設情況。由於五年制高職整合了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避免或減少了某些課程的重複,使得學校有更多的時間完成選修課的開設。這樣的課程體系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學生眼界開闊、擇業面寬、適應性強、後勁足、就業率高、就業競爭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