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工作方案 閱讀(1.6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不在預期的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更糟,總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編制應急預案。那麼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踩踏事故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分享。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園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幼兒擁擠踩踏事故發生,提高全體教職員工和幼兒的安全意識,特制定我園預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一、成立“預防幼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丁慶華

副組長:郭 利 張 慧

成 員:夏麗、劉睿、潘 琛、徐雅楠、鄭立霞、賈叢叢、張鵬、翟真真、羅勝軍、趙忠華、李麗、劉海華、張文、谷敏、各班班主任

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全方面的預防或者實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發生的擁擠踩踏事故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式進行督察指導。

2.副組長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3.安全員負責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預防或者實施求救工作及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採取緊急措施。

4.組員根據需要對師幼員工進行疏散,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採取控制措施。

二、組織要求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二)領導小組成員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幼兒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領導小組成員要經常性地對幼兒教學和生活設施、裝置以及場地、房屋和裝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萬一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於及時有效地疏散。

(四)健全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專人負責,特別是樓道安全值守準時到位。

(五)值班教師履行值班工作職責,堅守幼兒園,有事外出必須安排好值班人員,或請其他負責人代履行值班工作職責。

(六)入園、接園時段安排值班人員值守樓梯等容易造成擁擠踩踏事故地段。

(七)所有人員保持電話24小時暢通,班主任備好幼兒家長通訊錄,方便隨時聯絡家長。

三、教師職責及對幼兒的安全教育要求

(一)各班要經常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樣現象的幼兒要給予批評教育,使其改正錯誤行為。

(二)制止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三)在上課期間,教室門都要完全開啟,一旦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地震等問題,便於幼兒及時有效地疏散。

(四)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五)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值班教師或現場教師要馬上報告園長,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六)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幼兒遵守幼兒園各項規定,並做到每天提醒幼兒安全的重要性。

(七)上課期間一旦發生火情,所有老師都有責任及時報告園長,及時切斷電源和火源,防止火勢的進一步蔓延,電話報警,並負責組織好本班幼兒,做好疏散等工作,防止損失擴大。

(八)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值班人員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誌和圖示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幼兒。

(九)要學會正確使用消防裝置,及時撲滅火災。

(十)未依法履行安全職責,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或違反本規定的,經有關部門的認定,由幼兒園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罰。因瀆職、失職或者管理失控發生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由有關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制定疏散、搶救預案

(一)緊急情況疏散

當幼兒園發生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時,全體幼兒需要緊急撤離建築物。

1.警鈴拉響,全體教職工迅速到崗,指揮全體幼兒從安全出口安全撤出教學樓,到指定地點集合。

2.當警報響起時,組織活動的教師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不能再收拾物品,立即快速組織幼兒從活動室前後門口進行疏散,各班老師負責班級幼兒撤出時的安全,一前一後保證孩子有秩序、迅速、安全地離開。疏散組的教師到各自樓層協助指揮。

3.各班幼兒在班主任和指揮人員的指揮下,以各班安全疏散路線圖快速、有序地進行疏散到各班集結區域。

4.各班幼兒全部安全撤離後到指定地點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點人數,並立即上報總指揮。

(二)戶外活動、大型活動疏散

1.各班教師組織隊伍排列整齊,保育員和教師要站在隊伍的前邊和中後位置。

2.帶班教師組織幼兒有秩序地從活動室門口進行疏散,保育員負責班級全體幼兒撤出時的安全,保證孩子有秩序、迅速、安全地離開。

3.疏散組的教師到各自樓層協助指揮,負責幼兒上下樓梯的安全。

4.帶班教師帶領隊伍整齊靠右走,快走但不追跑,當幼兒在中途中摔倒,要立即叫停隊伍,不準後面的`幼兒推搡前面的人。待摔倒幼兒站好後再走。整個過程要嚴肅認真,讓幼兒瞭解演練活動時,要嚴格遵守撤離要求,避免在疏散過程中發生意外,確保幼兒的安全。

(三)突發事故疏散

幼兒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造成樓梯擁堵,需要緊急疏散。

1.班主任迅速趕到事發地點,並示意後面的幼兒原地不動,不準前移。

2.班主任看明情況馬上通知保健醫張文和安全小組組長丁園長。第一時間丁園長啟動應急預案,有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3.丁園長馬上向教體局報告。

4.郭園長現場指揮,醫療救護小組張文、谷敏老師到達受傷現場,檢視扶傷幼兒病情。

5.潘琛、羅勝軍、趙中華協助轉移傷員到醫務室。張老師進行簡單救助,為傷員包紮傷口。張慧聯絡醫院,然後安排張文進行護理並送到醫院救治。

6.同時樓道疏散負責人組織樓面上的人員有序地向後移動,進行人員疏散,轉移其他幼兒。

7.班主任聯絡家長,班內其他老師負責組織本班幼兒回教室,並進行安全教育。

8.郭利、潘琛和班主任認真接待家長,穩定家長情緒,做好幼兒的安撫和理賠工作。

9.劉睿向師幼通報情況,穩定情緒,各班班主任對幼兒進行心理疏導和相關安全教育。

10.應急領導小組寫出書面事故報告,再次上報教體局。

11.現場指揮郭利用廣播宣佈演練結束。

五、工作要求

發生事故後,目擊者要立即向領導小組反映,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迅速撥打電話報警並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請求援助。(報告應該包括以下資訊: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種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發生事故後,領導小組按以下原則組織師幼進行緊急疏散:

(一)發生突發事件後立即吹哨報警,安全領導小組迅速組織全校師幼疏散逃生。

(二)具體疏散工作安排

1.活動期間由授課教師負責指揮本班幼兒疏散。

2.所有班級依次按指定路線逃離。

3.每樓層安排兩名教師維持秩序。

4.幼兒到達操場後各班班主任負責上報班級幼兒人數。

(三)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

1.聽到幼兒園發出的警報聲後,全園師幼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

2.疏散集合地點:錦東國小操場

3.疏散順序:教師指揮幼兒按計劃安排依次快速、安全下樓,不能搶先下樓,以免發生擁擠踐踏事故。

4.疏散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傷害,首先進行簡單救助,為傷員包紮傷口,然後安排專人進行護理並送到醫院救治。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2

為了加強師生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發生地震、火災等意外事故時出現學生踩踏事件,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我校學生緊急疏散暨防踩踏演練方案。

一.活動內容:

應急性集合演練

二.演練步驟:

1.第三節課上課鈴聲響後,指揮員廣播指揮:防踩踏應急演練準備開始!

2.各參演相關人員迅速到達各自崗位待命。

3.班主任再次強調安全:①檢查鞋子②靠右走③前方阻塞的隨機應變④前方保持距離,文明有序。

4.指揮員喊話:防踩踏應急演練正式開始!

5.班主任負責秩序。

6.到達集合地以班為單位清點人數。

7.總指揮點評,再次強調安全教育。三.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

1.組織機構:

總指揮:

指揮:

組員:各班班主任。

人員到位統計:其他任課教師。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3

為了保證學校在大型活動中師生的安全,確保無事故發生,根據我校的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職責

(一)各班主任為本班活動期間第一安全負責人,活動期間班主任不得離開本班學生,隨時掌握本班級學生情況,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做好本班級學生的疏散和控制,並向有關4 領導報告。

(二)活動負責人要及時做好整個活動的排程和控制,穩定好全體師生的秩序。安全辦和有關人員不得擅自脫離崗位。發生事故,及時各就各位,負責安全出口的疏散工作,避免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三)脫離現場後,各班主任迅速組織好本班學生,整理好隊伍、清點好人數,不允許學生擅自離開隊伍。對沒有到場的,要做好登記,並及時上報現場負責領導。

三、學生大型集體活動安全應對措施

(一)學校組織大型活動必須將申請和安全應急預案上報主管校長審批,未經審批的活動不準進行。如果舉行大型的室內活動,嚴格做好消防、疏散等安全準備。

(二)《安全預案》包括活動時間、地點、內容、目的、人數、負責人,安全措施、疏散方案等。

(三)活動的.組織者要對活動的安全工作全權負責。(四)負責人要向參加活動的師生,講明具體的安全措施及疏散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五)體育活動前,由體育教師將活動前的注意事項,大型體育活動前,要對參加活動的師生,進行好安全教育。

(六)凡大型活動應安排醫務人員到場,以便緊急救護,並要求班主任跟班維持活動的秩序。

(七)凡全校性活動,申報的《安全預案》要經校長審5批。

四、出現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一)安排人員負責有序疏散人群。(二)要用學到的安全知識進行自救。(三)及時送到急救中心或打120.(四)及時向領導報告事件情況以及向上級報告。(五)最後要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關責任人。(六)學校事故發生時,迅速瞭解、收集和彙總事故有關情況,及時嚮應急現場指揮部提供各種相關資訊和資料;負責與事故現場指揮人員和區政府及衛生、公安等部門保持聯絡。

(七)組織事故損失、人員傷亡情況調查;評價、瞭解、彙總應急工作出動的救護人數,搶救傷員等情況。

(八)發生事故,要組織人力及時搶救受困和受傷師生,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及時將事故上報主管領導。

(九)視情況報110、120請求援助。並拉好警戒線保護好事故現場。

(十)採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後處理工作。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4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發生,提高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安全意識,特制定我校如下預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一、成立“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副組長:

組員:班主任及所有教職員工。

二、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領導小組成員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領導小組成員要經常性地對學生教學區域、生活區域(寢室)和生活設施、裝置以及場地、房屋和裝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萬一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於及時有效地疏散。

4、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專人負責。特別是樓道安全值守準時到位。

5、值周教師履行值周工作職責,堅守學生校,有事外出必須安排好值班人員,或請其他負責人代履行值周工作職責。

6、上放學特殊時段安排值班人員值守樓梯等容易造成擁擠踩踏事故地段。

7、所有人員保持電話24小時暢通,班主任備好學生家長通訊錄,方便隨時聯絡家長。

  三、教師職責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樣現象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使其改正錯誤行為。

2、制止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3、在上課期間,教室門都要完全開啟,一旦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地震等問題,便於學生及時有效地疏散。

4、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5、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大高鎮醫院等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6、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生校各項規定,並做到每天提醒學生安全的重要性。

7、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值班人員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誌和圖示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並及時向領導報告。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5

為了有效應急處置校內可能發生的擁擠、踩踏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損失,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促進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特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把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

2、堅持學校統一領導,擁擠踩踏安全工作組分管,落實各責任區域負責人責任。

3、堅持快速反應,採取果斷措施積極應對,防止事態擴大。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學校成立學生踩踏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處置學校範圍內發生的踩踏事件,踩踏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職責:

(1)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及學校實際,研究制訂工作方案。

(2)統一指揮踩踏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

(3)做好事故善後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及生活秩序。

(4)定期進行學生踩踏事故隱患分析,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並督促落實。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政教處,由xx兼任。主要負責制定應急預案,教育學生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要求相關人員加固重點部位;發生踩踏事故後,立即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並隨時掌握應急處理進展情況,做好向上級報告和續報工作,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值班老師負責監護學生上下樓梯、上下學行走及課間活動的安全。

各班教師負責管理本樓層教室、走廊、樓梯(下一樓層至本樓層間)及廁所等公共場所的紀律,對該範圍學生安全負責;負責維護學生集會、上操等上下樓梯秩序,管理學生,防止學生擁擠。生活教師負責管理宿舍樓、走道、樓梯、餐廳及廁所等公共場所的紀律,防止擁擠、踩踏、燙傷事故發生。

 三、日常防範

1、加強師生的日常安全、行為規範、法制教育,增強師生的自我防範意識、自我防範能力和自救能力。

2、向學生強調上下樓梯的'速度要適當,實行錯時放學制度。各班有序放學,前後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且須按施劃的讓行線靠右行走。

3、加強對學校走廊及樓梯的日常衛生安全檢查,落實安全責任。設立專職巡查員制度,由xx負責。

4、要從實際出發,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課間要留有足夠的時間。

5、出操、升旗儀式、上專用教室上課、放學、社會實踐活動等等,規劃各班學生上、下樓的路線,向全體學生明確不同活動行走的線路及經過的樓道。

6、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對樓道、樓梯裝置設施的專項檢查,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7、要及時安裝修復教學、生活所需的照明設施,並定期對學校建築物、電器線路進行檢查,排查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8、要對不符合標準和不牢固的樓道欄杆、樓道扶手進行加高、加固。

9、在過道及樓梯明顯位置張貼“靠右行走、請勿擁擠”等提醒標誌,保持樓梯及過道通暢,無雜物堆積,雨雪天時在過道及樓梯鋪墊防滑物質,設立防滑標誌。

10、設立“班級安全員”值日崗,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做好對學生不安全行為的監督、檢查、勸阻等工作,並及時直接向班主任反饋。

四、資訊報告

如發生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現場教師應立即嚮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學校應立即向區教育局和西湖街道報告。

五、處置措施

1、一經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宣佈:①所有人員在原地站立不動,不準向前移動。②樓面上的人員有序地向後移動,為樓梯上的人員讓出空間。③樓梯上的人員有秩序地後退(上樓),為營救創造條件。④迅速報告學校防踩踏事故應急工作領導組,立即啟動本預案。

2、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120請求緊急救治,校醫協助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

3、學校擁擠踩踏事故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5分鐘內到達現場開始工作,現場組織應急處置。

4、通知學校門衛值班室維持秩序,如效果不好,撥打110請求幫助。

5、xx負責在事故現場設定警戒線,負責維護現場秩序,遭免擁擠和混亂,併為救援人員提供通道。

6、及時準備救護車輛。

7、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負責抽調工作人員和教師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與受傷學生的家長聯絡,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為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8、派中層領導、老師去醫院,探視、慰問受傷學生。

9、事故現場的警戒線必須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隱患排除,事故調查結束後,方可解除。

 六、善後處理

1、及時、準確地向廣大師生和家長公開資訊,並如實向上級部門彙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2、組織保險理陪等相關事宜。

3、妥善處理安撫受傷人員。

4、及時分析事故原因,如是基礎設施的問題,應立即停用,採取措施加固加牢或予以拆除。

5、儘快恢復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

七、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嚴肅追究責任。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處置順利進行的責任人嚴肅處理。

4、對事故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違犯刑律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八、說明

1.本預案由xx區xx學校制定並負責解釋。

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6

為了進一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範校園踩踏事件的發生,培養訓練有素的應急組織,提高應急救援能力,降低突發災害和侵襲的危害程度,保證全校師生的人身安全,根據縣教體局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安全領導小組

組 長:聶紹恩

副組長:魯紹忠

成 員:楊金香、金元友、王傑、吳長亮

二、預防措施

1、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以健全制度、落實責任為核心,切實加強學校內部安全管理工作。每一個班主任、任課教師都要擔負起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責任。

2、要以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為目標,深入開展學生安全教育活動。要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班隊活動、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後果及其防範措施,瞭解在樓梯間打鬧、轉彎處搞惡作劇的危險性。要告誡學生上下樓梯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每學期要組織學生按照應急疏散預案演練一次,提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學生在出操、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要求走規定安全路線下樓,同一樓面相間隔一段距離。體育組和德育處要合理安排好學生分班級從不同的樓梯依次下樓,班主任隨同學生下樓,管理教育學生。

4、學校要在教學樓樓梯間設定指示、警示標誌,定期檢查教學樓樓梯、扶手、設施,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加固已損壞的樓梯扶手,並落實專人定期檢修,發生損壞及時修復或更換。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校舍樓梯、通道的設定要符合安全要求和國家有關規範。

三、具體操作

1、緊急疏散領導小組作出疏散決定,並確定需要疏散的範圍。

2、相關教師和學校工作人員進入指定崗位,按照疏散路線,組織人員撤離,到校田徑場集合。

3、各班主任清點人數、確定是否有未疏散人員並上報緊急疏散領導小組。

4、緊急疏散領導小組作出的進一步工作措施。

四、注意事項及要求

1.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2.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象的發生。

3.上課期間,教學大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開啟,一旦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於及時有效地疏散。

4.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5.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

6.教師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定,特別是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7.上課期間一旦發生火情,所有老師都有責任及時報告學校領導,並負責組織好本班學生,做好疏散等工作,還要馬上組織人力搶救,但不能要求學生走近危險地方;要及時切斷電源和火源,防止火勢的進一步蔓延。要及時電話報警(電話110)。同時組織學生疏散,防止損失擴大。

8.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9、在出現火情等事故時,要及時通知學校有關人員在最短時間趕赴出險的地點。

10、要學會正確使用消防裝置,及時撲滅火災。

11、未依法履行安全職責,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或違反本規定的,經校行政會議及有關部門的認定,由學校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它處罰。因瀆職、失職或者管理失控發生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由有關管理部門和公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處理程式

1、當發現前方有同學突然摔倒後,旁邊的同學一定要大聲呼喊,儘快讓後面的同學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事,並暫停隊伍或從其他路線繞行。否則,後面的同學如果繼續向前擁擠,就非常容易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2、教師要儘快把摔倒的學生抱起來,同時教育其他學生面對混亂的場面,爭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則大家都爭先恐後往外逃的話,可能會加劇危險,甚至出現誰都逃不出來的慘劇。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順利逃生的重要因素。班主任及樓面護導老師立即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線路迅速疏散學生。

3、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住雙腳,一定不要前傾或者蹲下,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繫鞋帶。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牆壁。面向牆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4、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後,第一發現人趕快報警,同時報校長室,校方由校長負責按緊急報警按鈕或打“ll0”報警電話,並立即報縣教體局辦公室。

5、在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判斷傷勢的依據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當發現傷者呼吸、心跳停止時,要趕快做人工呼吸,輔之以胸外按壓。衛生室和班主任以最快的速度把輕傷員送往就近區級以上醫院搶救,並由班主任通知家長或家屬。

6、配合警方調查事故,維持秩序。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7

為了有效預防和減少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提高校園處置擁擠踩踏事故的應急能力,確保一旦校園發生擁擠踩踏事故時實施高效、有序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證校園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根據《中國小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校園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條例》、《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校園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各校園必須成立突發學生樓道擁擠踩踏事故應急組織機構,落實人員分工,明確職責要求。

1、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

職責:負責制定學生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決定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健全應對擁擠踩踏事故工作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健全制度,完善各項措施的落實;在擁擠踩踏事故處置工作中統一指揮、科學果斷決策、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控制事態發展,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儘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

2、應急工作小組

(1)通訊聯絡組

組長:xx

組員:xx

職責:負責聯絡當地公安、消防、醫療等救助部門,負責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和現場搶救、處置情況,做好相關資訊的採集與留存和現場的取證、資訊的整理和報送等工作,按照學校應急領導小組的意見向社會有關部門釋出資訊。

(2)疏散引導組

組長:xx

組員:xx

職責:引導全體師生迅速疏散、轉移到安全地帶,並負責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

(3)現場救護組

組長:xx

組員:王xx

職責:根據情況撥120急救電話請求急救並配合醫務人員做好救治工作。

(4)安全保衛組

組長:xx

組員:xx

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現場秩序的維護,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引導消防、公安、醫務車輛駛入現場,配合衛生部門施救,防止事態擴大。

(5)後勤保障組

組長:xx

組員:xx

職責:負責車輛調動,人員調集,工具、裝置物資以及受傷人員生活物品的供應。

(6)善後處置組

組長:xx

組員:xx

職責:負責師生及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做好傷病師生的安撫慰問工作;配合相關部門調查,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聯絡保險公司,對傷亡學生進行理賠,妥善處理各種善後事宜。

二、安全預防措施

1、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切實加強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將安全工作的各項職責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全校教職工都要擔負起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責任,並且針對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採取措施,強化課間值班,加強對學生上下樓梯的安全管理。

2、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規教育,充分利用廣播、校園電視臺、LED大螢幕等形式和班隊會、集會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紀律安全及自救、自護等知識的專題教育,結合有關發生在學校樓梯間擁擠踩踏而引發的傷害事例,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方擁擠踩踏事故專題教育,提高學生的防患意識;教育學生課間不得追逐、跑跳、打鬧,使學生養成相互禮讓、遵守秩序、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不穿繫鞋帶的鞋,下樓時,發現鞋帶鬆動不就地繫鞋帶,下樓後再繫帶子。

3、加強對教師責任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的教育。要求學生按時到校,對到校較早的學生,由值周教師和紅領巾監督員組織和管護學生在校門前站隊,到時或人數較多時,帶領學生走入校門,嚴禁奔跑。出操、集會學生在教室前站隊,由班主任在隊伍前,跟班教師在隊伍後,帶領和管護學生有序下樓到指定地點。下樓時,下一樓學生還未下樓,上一樓層班級不能爭搶下樓。一、二樓各班在下課鈴響後立即下課,三樓各班下課鈴響後1分鐘下課,四樓各班下課鈴響後2分鐘下課,便於學生錯峰下樓,避免樓梯擁擠。上課響後,操場學生分東西樓梯排隊上樓回到教案。體育課和在專用教室上課的老師必須組織學生在本班教室門前整隊,列隊前往。放學時,由科任教師帶領學生列隊下樓帶到指定地點,由班主任和跟班教師分東西方向護送學生到指定地點。一年級學生須由家長親自在指定地點接送,沒有家長接的學生由護送教師領回校園,等候學生家長領回。

4、合理安排各年級各班上下樓梯的路線,各班級以中間室部為界,分東西沿樓梯上下樓,不允許擠向一側樓梯行走。男生入廁時,一律從北樓梯上行,從南樓梯下行。嚴禁教師拖堂現象,課間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教學樓梯實行學生安全責任制,樓梯口所在班級任課教師課前負責本節課間該層樓梯學生上下樓的安全。

5、總務處安排專人定期仔細檢查樓道、樓梯間的各項設施、照明及應急燈等照明裝置情況,及時更換不符合規範要求的照明設施,按照國家標準加高、加固樓道欄杆、樓梯扶手,定期檢修,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的堆積物,確保樓梯照明和樓道、樓梯暢通,防止夜間突然停電造成學生上、下樓梯時因無燈光而摔傷的意外傷害事故。

6、每個學期組織學生至少進行兩次應急疏散演練。

三、應急處置措施

1、第一發現人在發現學生在因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時,及時切斷後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

2、一旦發生踩踏事故,立即報告學校安全工作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內容必須準確全面,要包括具體時間,地點,及簡要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確定啟動應急預案。

3、學校安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現場指揮,協調控制,對患者進行搶救,疏散組迅速對後面擁擠的學生進行疏散。

4、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瞭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受傷的學生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現場救助組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應急領導小組應指派專人護送和照顧。

5、通訊聯絡組立即通知受傷學生的監護人趕赴醫院,協助救治。

6、學校要做好其它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解除他們的恐慌心理,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7、應急領導小組必須及時寫出事故書面報告。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簡要經過、傷亡人數、事故發生後所採取的措施及控制情況,上報縣教體局(電話:xx)。

8、事故補報:根據事故現場情況變化、受傷人數變化時,由領導小組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情況補報。

9、實施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失職,不認真履行疏導、保護、管理職責,釀成嚴重後果的有關責任人,事故處理後期要根據事故情況進行責任追究,懲前毖後,同時建立事故處理檔案並存檔。

四、注意事項

1、發生踩踏事故對外發布訊息,必須由學校領導小組統一發布,任何個人不得隨意釋出訊息,以免報道失實,造成混亂。

2、在應急行動中,各小組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救助工作的落實。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8

據統計,在全國發生的多起中國小生擁擠踩踏事故中,發生在樓梯間的比例非常高,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1%。因樓道擁擠發生的傷亡事故,已成為中國小安全事故的突出問題。為預防樓梯間擁擠傷亡事故的發生,特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一、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切實加強學校內部安全管理工作。

我校對校內各項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審查,將安全工作的各項職責層層進行分解,落實到人,每一個班主任、任課教師都要擔負起對學生進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責任,並簽定安全工作責任書。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上操、集合、下課、演練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適當錯開時間,分班級逐次下樓。每月一次定期檢查樓道、樓梯的各項設施和照明裝置,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加強專項檢查和研究,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環節。

認真開展校園隱患大排查,加強對樓道問題的專項檢查和研究,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環節。具體從如下工作抓起:

1、班級定期開展防止擁擠事故發生的安全專題教育。

2、總務處定期仔細檢查樓梯間設施,保證樓道、樓梯的照明,及時更換照明設施,要按照國家標準加高、加固樓道欄杆、樓梯扶手,並落實專人定期檢修,發生損壞及時修復或更換。及時疏通封堵和佔用的疏散通道,及時清理樓道、樓梯間堆積物,確保樓道、樓梯通暢。

3、值日領導重點檢查督促,並做好記錄。

4、學生在樓道、樓梯實行右行,禁止追逐、打鬧。

5、定期對學生進行自救自護方法的教育和訓練。

6、集合按學校指定路線行走,確保學生的安全。強化對學生上操、集合、上下樓梯、放學疏散等活動安全的重要環節管理。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課間操、放學和集合等上下樓梯的活動中,不強調快速、整齊,要適當錯開時間,分年級、分班級逐次下樓,學生不能亂竄樓梯,所有值周教師分樓層定點定時定位置進行安全疏導,負責維持秩序,管理學生。

7、按時上課、下課,不佔用學生上廁所的時間,避免下課時的擁擠;

8、實行學校領導、教師值班制度。出現停電或樓梯間照明設施損壞時,要及時開啟應急照明裝置,同時學校領導與值班教師要立即到現場疏導。

9、冬季白天短暫,下午放學要儘量避免學生大規模的集體活動和把學生留校補課。

  三、明確學生疏散線路,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1、學生疏散的路線:根據學校現有教學設施。

2、老師樓道值班工作:教學樓樓道值班教師由各班正、副班主任負責管理,辦公樓樓道值班教師由值周教師負責管理。各班班主任老師負責安排學生從規定的樓道依次上下樓。

3、陳貫平負責食堂事故報警工作。

4、教學樓疏散:學生的疏散集合點原則上為田徑運動場大操場,集合方式為課間操隊形。一般情況下(如演習、火災等),按照疏散路線,學生排隊向集合點疏散;如發生特別緊急的情況(如地震),按疏散路線就近下樓疏散或由年級負責老師臨時指定路線疏散,並遵循先集合的班級先下的原則。下樓梯時下班老師在隊伍前,班主任在隊伍尾。樓上的隊伍要讓樓下的隊伍,以防踐踏。

原則:因學校是未成年人密集地,無論發生什麼險情,都要把學生的疏散轉移工作放在首位,並特別保證不發生人員踐踏。到達疏散集中地後要立即清點人數,並將缺到人員的大概位置告知學校負責人。

  四、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分工

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全體教職工都負有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幹力量,其任務主要是擔負本校各類事故的救援及處置。

1、現場指揮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主要職責:負責聯絡當地救助部門,消防部門,公安部門等,在第一時間內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並立即和在校教師與現場有關人員組織搶救與自救工作。

2、後勤保障、救護組:

組長:xxx、副組長:xxx、

主要職責:負責工作人員所需的各種物質供應和對受傷人員生活用品等的保障,引導消防、公安車輛的駛入,並組織有關力量及時實行現場搶救、送護醫院等工作。

3、思想工作組:

組長:xxx、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中受傷、受難人員的思想穩定工作和疏通工作,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做好外圍家長及相關人員的勸解工作,對違紀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

4、聯絡彙報組:

組長:xxx、

主要職責:負責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彙報事故情況,向社會有關部門釋出資訊,並及時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和儲存工作。

5、善後工作處理組:

組長:xxx、

主要職責:負責做好死難、受傷(中毒)學生家長的安撫、慰問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維護學校穩定,依據《民法通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檔案做好對傷亡學生的賠償工作。

根據安全事故應急的要求,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人員,呼叫物資及交通工具,全體師生必須全力支援和配合。

  五、一旦發生樓道踩踏事故的處置措施

1、學生在經過樓梯因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切斷後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

2、一旦發生踩踏,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學校領導接報後,立即組織教師對後面擁擠的學生進行疏散。

3、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瞭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所受傷的學生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學校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

4、學校立即通知受傷學生的監護人,並派專人護送、照顧,直到受傷學生監護人趕到為止。

5、所有教師要做好其它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解除他們的恐怖心理,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六、注意事項

1、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時不能追逐、打鬧、擁擠,防止踩踏擠壓等不安全事故發生。

2、任何教師對學生在上、下樓梯時故意打鬧、堵塞樓道通行的不良現象都要給予制止、批評教育。

3、在上課期間,教室前後門要開啟,一旦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事故,便於學生及時有效的疏散。

4、隨時檢查樓梯處的應急照明燈,防止冬季或因天氣昏暗等原因突然停電造成學生上、下樓梯時因無燈光而摔傷的意外傷害事故。

5、上下課、課間操、中午和下午放學等時段,分班通過樓道,每層樓道必須有值班教師維持秩序。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9

為了我校同學們在遇到應急情況下能自我保護,能自救,保證我校師生在遇到應急事故中在最短時間內迅速逃生。經學校研究決定,大班空,進行防踩踏預案演練。具體方案為:

一、演練目的

1、論證我校防踩踏應急預案的可行性。

2、師生熟悉防踩踏應急的使用方法。

3、讓學生掌握遇到緊急情況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二、演練的預定目標?

師生能按預定的方法和路線迅速的逃離危險地帶(教學樓),轉移到安全地帶(學校空曠操場);本次演練要求迅速有序;使學生初步掌握遇到緊急情況時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三、演練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全體教師

四、演練路線

全體師生從危險區(教學樓)轉移到安全區(空曠的操場)。

具體為兩條線路轉移:

1、八一班、八二班、七一班、七二班同學從教室出門沿東面樓梯下樓從一樓正門撤離。

2、八三班、八四班、七三班、七四班出教室門沿西面樓梯下樓從一樓正門撤離。

3、九一班、九二班、九三班、九四班從教室門出來從一樓正門撤離。

各班的組織教師:各班主任

各樓梯口人員:

一樓樓梯口:

一樓正廳門:

一樓與二樓轉角處(即樓梯平臺):

二樓樓道:

二樓與三樓轉角處(即樓梯平臺):

三樓樓道:

3、組織疏散

4、其他:

①、安全區(即操場)組織:

②、學生逃離危險區後,各班主任組織清點學生數,及維持本班紀律。清點人數後向總指揮報告。

五、各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

1、各班的組織教師:負責本班的學生清點工作;組織好本班學生有序的逃離現場(即教學樓);最後在安全區再一次清點本班的人員是否都安全撤離。

2、各樓梯口及樓道的`教師:組織好逃離的學生有序的撤離。

3、安全區組織人員:組織好安全逃離的學生的集合和紀律維持工作。

六、疏散原則:

1、疏散時,學生必須有序,逐一撤離到安全空曠地帶;

2、嚴禁推搡、擁擠、搶先,有序安全撤離;

3、樓梯疏散撤離隊伍發生衝突時,按先到優先原則,一律聽從引導員指揮;

4、教師疏散撤離時,特別照顧特殊學生(特異體質;患病學生)。

七、其他事項:

1、各位教師一定要正確、認真地對待本次演練,要讓學生有序地撤離,避免學生互相推擠、踩踏等事發生。

2、各位教師要在學生撤離後再自己迅速撤離。

3、班主任和所有負責老師要做好演習前的安全、教育和演習中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在講臺上組織同學有序撤離教室,安排在樓梯口的領導、教師要組織學生有序下樓,學生下樓疏散時要兩人一排安靜、快速下樓,不要急跑過快。絕對不要打鬧,驚叫和推搡。

4、演習前學校政教處一定要檢查和清理樓道,樓梯上的垃圾及雜物,以防發生學生滑倒、碰撞發生踩踏事故,演習前10分鐘由政教處老師再檢查一次樓道情況。

5、聽到學校發出的警報後,全校師生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安排有任務的教師各就各位,做到萬無一失。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0

為貫徹執行國家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校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精神》,本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堅決杜絕因樓道擁擠而產生踩踏傷害事故,特制定如下應急預案。

(一)組織與指揮

1.學校成立預防擁擠踩踏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和具體工作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預案處理領導小組名單:

2.工作小組

組長:王君

副組長:金鳳傑

成員:常徵劉安鵬

應急領導小組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全方面的預防或者實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的發生擁擠踩踏事故事件的應急處理程式進行督察指導

(2)副組長指揮有關教師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3)安全員負責安排教師開展相關的預防或者實施求救工作及報請上級部門迅速依法採取緊急措施。

(4)組員根據需要對師生員工進行疏散,根據需要對事件現場採取控制措施。

3.突發事件發生後,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當根據“生命第一”的原則組織,決定是否啟動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並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4.學校各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切實履行各自職責。對部門組織或負責的教育教學活動,活動前應有預見,並根據學校的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措施,發生事故主動納入學校預案工作程式。

5.應急狀態期間,領導小組各成員必須保證通訊網路暢通。校內各部門應當根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做好本部門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配合、服從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的督察和指導。

6.學校內任何部門和個人都應當服從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為處理突發事件作出的決定和命令。突發事件涉及的有關人員,對主管部門和有關機構的查詢、檢驗、調查取證、監督檢查及採取的措施,應當予以配合。

(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紀律教育,提高學生防患意識

1.結合發生在有關學校的樓梯擁擠而產生的傷害事故案例,對學生開展全校性的安全專題教育,使學生樹立相互禮讓、遵守秩序的良好習慣,養成過樓梯和走廊要輕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2.各班要根據各學生心理特點和具體情況,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紀律、自救、自護等方面的專題教育。要向學生強調:在樓道、樓梯要靠右行,不追逐打鬧,不惡意堵道等具體要求及遇到危險情況下自護自救的基本常識。

(三)採取切實有效的防範措施,堅決遏制事故發生。

1.明確安全防範職責

總務處要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對道路、樓梯裝置設施進行專項檢查,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要及時對教學、生活設施、樓道、梯層的照明定期更換;要對不符合標準和不牢固的樓道欄杆、樓道扶手進行加高、加固。

教務處要從實際出發,一是在安排作息時間時,課間要留有足夠的活動時間;二是在專用教室上課的老師須親自到所帶班級教室裡帶學生和送學生;三是學生參加升旗儀式、兩操等各種活動時,要安排和規劃好各班學生下樓梯的路線。

政教處要利用集體廣播時間,向全體學生明確不同活動行走的線路及經過哪些樓道,如出操、升旗儀式、在專用教室上課、放學等,向學生強調上下樓梯的速度要適當,前後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切記靠右行。

當日值班領導和值周老師要求準時到崗,隨時注意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

學生做操及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時,必須由班主任帶隊按照規定線路行走,並做好活動前、活動中或放學前的安全指導、管理、教育工作。

2.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做好學生不安全行為的監督、檢查、勸阻等工作,並直接向班主任反饋。

3.制定學生疏散、搶救預案。

(1)疏散應急方案:

1每日在學生到校前和學生放學前,值班教師應及時到達指定地方指揮和維護秩序,以免造成學生擁擠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2課間操、放學(中午、傍晚、晚上)時間段各班應依次離開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兩邊到中間依次離開,避免一轟而上,造成樓道堵塞。

3後勤主管應長期對各教學樓進行安全檢查。

4一旦發生樓道擁擠堵塞現象,在場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疏散,撤離人員密集的地點,並迅速讓已通過樓道的學生向學校值班領導報告,以便學校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疏散。

學校領導要親臨第一現場,必須在第一時間組織教師做好疏散學生、搶救受傷者、報告上級領導等工作。學校值班教師要團結協作、冷靜處理、沉著應對,確保把事故處理在始發階段,把人員傷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時聯絡家長,正確通報情況,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援。疏散完畢後,班主任老師應對學生進行清查,以便受傷者能及時得到救治,同時要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安定工作。

(2)依照就近原則疏散,落實專人負責:

1兩操、升旗儀式及重大活動由德育處、體育組負責指導各班級按順序出操或進場。

2疏散時體育教師配合德育處的工作

3疏散時視當時情況進行必要的排程,班級的學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負責對本班學生進行疏導、保護、管理。

(四)嚴格執行安全責任追究制度

1.對值勤值班人員擅自離崗,或不認真履行疏導、保護、管理職責的進行嚴肅處理,對工作失職釀成嚴重後果的有關責任人,將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和管理許可權或司法程式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予以處置。

2.將發生重大責任事故與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的.評比表彰工作結合起來。如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班級在考核評比中採用“一票否決制”。

3.學校將教師是否履行教育、防範義務納入對教師績效考核中。教師未履行教育、防範義務的,在年終考核中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處理。

4.違反學校紀律,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學生,學校應根據其認知能力作出相應的處理,並告知監護人。

5.受傷害學生監護人、親屬或者其他成員,在事故處理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或侵犯學校、教師合法權益的,學校將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造成損失的依法要求賠償。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1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依據《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幼兒園)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特制訂開元國小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一、成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分走樓梯制度:為避免學生集中上下樓梯時過於擁擠,採取學生分走樓梯制度。(每個教室和辦公室都張貼學生疏散路線圖)

2.在上課、出操、放學等上、下樓梯的過程中,建議適當錯開時間,分班級逐次下樓,並安排值班教師和樓層值班教師在樓梯間維持秩序,管理學生。

3.學生在校時間所有樓門全部開啟。

4.溫馨提示:安全慢行,嚴禁相互搶道。

三、教學樓緊急疏散方案

當教學樓發生危機時啟動本方案

1 1.當教學樓發生緊急情況時,由值班領導負責指揮全校師生緊急疏散,並啟動《國小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2.當教學樓發生緊急情況時,各班由班主任、任課教師、班長指揮學生,按照指定路線指定樓梯迅速疏散。

3.在疏散過程中學生們要服從學校領導及樓層值班教師指揮、聽從命令。有序、迅速疏散撤離。

4.學生疏散時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要安全疏散。

四、建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1.開學初,各班主任要在班會課上強調分走樓梯的制度。 2.經常性地教育學生要文明上下樓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擁擠、不打鬧、不搞惡作劇,要互相禮讓、要安全疏散。

3.安全辦聯合政教處要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團隊活動、主題班會、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對學生深入開展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

4.各班每學期開學初組織一次主題班會,班主任與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如何防止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以及擁擠踩踏事件發生後如何保護自己。

5.安全辦每月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練,使學生掌握緊急情況下疏散的路線,適應危機狀態下的心理氛圍和環境,提2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實際能力。

五、建立“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安全檢查制度每學期初、學期中,由安全辦、政教處、教務處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的'樓道、樓梯等各種設施和照明設施進行檢查,限期維修,確保安全使用。

六、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的處置原則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杜絕對隱患認識不足、長期忽視的麻痺思想,要居安思危,立足防患,建立緊急救援機制,盡一切努力將事故、災害可能帶來的損失減到最低程度,為校園打造安全屏障。超前工作,掌握主動,備好專項應急處置預案,建立防範非自然災害類擁擠踩踏事件發生的長效機制,增強防範擁擠踩踏事件的意識和應對能力,做到有備無患。

七、善後處理工作

1.校園擁擠踩踏事件調查工作,由學校組織“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查,並及時上報鎮教委、縣調查結果,重特大擁擠踩踏事件,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必要時協同其他相關部門組織調查,並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調查結果。

2.校園擁擠踩踏事件發生後,學校要及時組織“預防校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做好善後處理工作,3積極做好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工作,維護校園和社會穩定。

3.對在預防、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件中和善後處理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或有特殊貢獻的班級和個人,可給予表彰和獎勵。

4.對在預防、處置校園擁擠踩踏事件中和善後處理工作中玩忽職守者,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們隱瞞、緩報、謊報情況者,逃避責任者,阻礙工作人員執行公務者,以及其他不利於預防和處置工作者,視其情節和危害後果,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2

一、指導思想

認真領會貫徹《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安全工作,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長賙濟在全國中國小安全和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縣教育局相關通知的精神。重視和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增強學校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確保學生在校期間的生命安全,為廣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保證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維護社會的穩定,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育人環境,為學生撐起一片安全的藍天,讓學生放心,讓家長放心。

二、機構與職責

(一)緊急情況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高慶梅

副組長:張緒昂張易才

成員:蔡尚喜、湯潔、劉開旭、羅良友、湯正業、蔡磊、高旭組成。

(二)緊急情況處置領導小組職責

1、發生學校緊急情況時,釋出應急救援命令、訊號;

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及時到現場指揮,並確定現場指揮最高負責人;

3、掌握彙總有關情報資訊,負責對情況處置工作的指揮排程,及時作出處置決斷;

4、及時向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和向有關單位通報事態發展情況,執行上級有關的指示命令;

5、必要時向上級及有關部門請求緊急救援;

6、組織做好善後工作,組織或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在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寫出有關書面材料。

(三)現場處置機構(緊級情況處置領導小組)的職責

1、現場指揮部職責:

(1)執行領導小組的決策、指示、命令,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事態發展及搶險救災情況,提出處置意見和建議,協調指揮現場各工作小組的處置行動;

(2)迅速搶救傷病人員,採取措施控制事故險情蔓延擴大;

(3)與各專業部門溝通協調,共同做好處置工作;

(4)負責現場處置所需裝備器材和人力的統一調配使用;

2、各工作小組職責:

(1)搶險救護組:

組長:張易才、

成員:曹虎、楊滔、周燕、湯正業、黃開榮、雷欣、雷璇、蔡尚喜、安莎、漆梅、陳從敏、湯潔、李豔(小)、丁燕、王崇智)

職責:憑藉自身知識和能力迅速查明險情,在確保搶救人員人身安全、確保不會再發生險情的基礎上,主動開展先期應急救援工作,組織救治傷病人員,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險情防止損失擴大;在專業人員到達後積極協助做好現場搶險和傷病人員救護工作。

(2)後勤保障組:

組長:劉開旭

成員:聶洪丘、王祥夢、周豔、蔡磊、楊方愛、李豔(大)、漆鈴、高旭、文瑤、龍光俊、黃澤金、羅良友、成員:史開林、湯政道、羅薈月)

職責:負責調集提供搶險救援所需的物資裝備人員器材,安排好搶險救援人員和傷病員救護工作。

三、處置程式

本預案的要點是:迅速控制局面,維持秩序,救治傷員。

1、發現樓梯擠踏和墜落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向行政值周領導和校長報告。

2、應急指揮部應當立即下達命令(可用廣播或手提喇叭等):

(1)所有人員必須在原地站立不動,不準向前移動。如外走廊或樓梯扶欄已損壞,應當儘可能朝裡站。

(2)樓面上的人員有秩序地向後移動,為樓梯上的人員讓出空間。

(3)樓梯上的人員有秩序地後退(上樓),為營救創造條件。

3、救護人員應當全力搶救受傷人員,對危重傷員進行急救,並打120求援。

4、應當在事故現場設定警戒線,維護現場秩序,避免擁擠和混亂,併為救援人員提供通道。

5、後勤保障小組應當及時聯絡準備救護車輛。

6、學校應當及時與受傷學生的家長聯絡,並派老師去醫院探視、慰問受傷學生。

7、事故現場的警戒線必須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隱患排除,事故調查結束後方可解除。

8、事故發生後,學校應當立即向教育局報告。

四、情況通報及調查處理

學校緊急情況的新聞釋出由局緊急情況處置領導小組負責,未經局領導小組授權同意,學校和參與情況處置的人員不得擅自對外發布。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3

為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學生因上課下課擁擠發生踩踏意外事故以及迅速、有序、高效處理好學校踩踏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學生密集出入時防踩踏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預防踩踏事件工作以保護學生安全為目標,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按照統一指揮,分部門分班級負責的原則,針對學生上下樓梯時人數密集,本著以預防為主的工作原則,確保師生安全。

二、成立防踩踏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預防學校踩踏事件工作辦公室設在德育處,xx副校長任辦公室主任,xx任副主任。

三、辦公室工作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學校行政領導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學校行政領導要經常性地對學校教學和生活設施、裝置以及場地、房屋和裝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

4.辦公室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並定期核對電話號碼,所有行政、班主任、值日人員確保通訊錄中能有一個電話暢通。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5.學生密集出入時,每樓層安排教師執勤維持秩序:(備註:樓梯站崗隊幹要督促大家按秩序、不推搡、握扶手。)

四、班主任和教師職責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種現象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錯誤行為。

2.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3.學生在經過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師或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5.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定,特別是對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6.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緊急鈴聲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7.未依法履行安全職責,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或違反本規定的,經校行政會議的認定,由學校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罰。因瀆職、失職或者管理失控發生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由有關上級部門和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應對踩踏事件處置預案

發生事故後,目擊者要立即向領導小組反映,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迅速撥打電話報警並向中心校報告,請求援助。報告應該包括以下資訊: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4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園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幼兒擁擠踩踏事故發生,提高全體教職員工和幼兒的安全意識,特制定我園如下預防踩踏事件應急預案:

一、成立“預防幼兒擁擠踩踏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園長,電話XX)

副組長:XX(執行園長,電話XX)

組員:各班級班主任

二、工作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領導小組成員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幼兒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領導小組成員要經常性地對幼兒教學區域、生活區域(寢室)和生活設施、裝置以及場地、房屋和裝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萬一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等問題,便於及時有效地疏散。

4、健全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專人負責。特別是樓道安全值守準時到位。

5、教師履行值周工作職責,堅守幼兒園,有事外出必須安排好值班人員,或請其他負責人代履行值周工作職責。

6、上放學特殊時段安排值班人員值守樓梯等容易造成擁擠踩踏事故地段。

7、所有人員保持電話24小時暢通,備好幼兒家長通訊錄,方便隨時聯絡家長。

三、教師職責及對幼兒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要經常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積壓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樣現象的幼兒要給予批評教育,使其改正錯誤行為。

2、制止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3、在活動期間,教室門都要完全開啟,一旦發生擁擠踩踏或者火災、地震等問題,便於幼兒及時有效地疏散。

4、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5、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6、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幼兒遵守幼兒園各項規定,並做到每天提醒幼兒安全的重要性。

7、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值班人員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標誌和圖示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幼兒,並及時向領導報告。

踩踏事故應急預案15

為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學生因上課下課擁擠發生踩踏意外事故以及迅速、有序、高效處理好學校踩踏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學生密集出入時防踩踏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預防踩踏事件工作以保護學生安全為目標,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按照統一指揮,分部門分班級負責的原則,針對學生上下樓梯時人數密集,本著以預防為主的工作原則,確保師生安全。

二、成立防踩踏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

副組長:x

成員:x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師

預防學校踩踏事件工作辦公室設在教導處,姚永勝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陳珍珠老師兼任副主任。

三、辦公室工作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應急預案和落實各項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和應急保障系統。

2、學校行政領導要識別容易出現踩踏的風險所在,重點防範,運用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學校行政領導要經常性地對學校教學和生活設施、裝置以及場地、房屋和裝置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確保走廊、樓道的暢通。

4、辦公室印製全校教師通訊錄,並定期核對電話號碼,所有行政、班主任、值日人員確保通訊錄中能有一個電話暢通。班主任要在身邊常備家長通訊錄。

5、學生密集出入時,每樓層安排一名少先隊幹部維持秩序:

前樓梯口一樓x二樓x三樓x

後樓梯口一樓x二樓x三樓x

(備註:樓梯站崗隊幹要督促大家按秩序、不推搡、握扶手。)

四、班主任和教師職責及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時要靠右行,不要擁擠,防止踩踏等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有這樣現象的學生要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其改正錯誤行為。

2、上下樓梯的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堵現象的發生。

3、學生在經過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一旦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師或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同時根據傷情撥打120急救電話,組織送往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處理。

5、教師都有責任教育學生遵守學校規定,特別是對上下樓道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6、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在場的教師和領導要注意按照應急疏散指示、緊急鈴聲進行合理正確的疏散學生。

7、未依法履行安全職責,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或違反本規定的,經校行政會議的認定,由學校依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或者其他處罰。因瀆職、失職或者管理失控發生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由有關上級部門和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應對踩踏事件處置預案

發生事故後,目擊者要立即向領導小組反映,領導小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所有成員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同時,迅速撥打電話報警並向中心校報告,請求援助。報告應該包括以下資訊:事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程度、危害;已採取和準備採取的應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