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應急預案演練的意義

措施 閱讀(9.1K)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計劃或方案。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應急預案演練的意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應急預案演練的意義

  應急預案演練目的第一

通過演練,一是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可用性、可靠性;二是檢驗全體人員是否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應急行動程式,以及反應隊伍的協同反應水平和實戰能力;三是提高人們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對事故的警惕性;四是取得經驗以改進所制定的行動方案。演練分為室內演練(組織指揮演練)和現場演練,包括單項演練、多項演練和綜合演練。生產經營單位在進行演練時,應讓熟悉設施的作業人員參加應急計劃的演習和操練;與設施無關的人員,如高階應急官員、政府監察員,也應作為觀察員監督整個演練過程。每一次演練後,應核對該計劃是否被全面執行,並發現不足和缺陷。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調整,以適應新條件的要求。

  應急預案演練目的第二

(1) 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詢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對應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 鍛鍊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演練組織單位、參與單位和人員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應急處置能力。

(4) 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職責任務,理順工作關係,完善應急機制。

(5) 科普宣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

三、通過演練,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可用性、可靠性;檢驗員工是否明確自己的職責和應急行動程式,以及反應隊伍的協同反應水平和實戰能力;提高員工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對事故的警惕性;取得經驗以改進所制定的行動方案。每一次演練後,應核對該計劃是否被全面執行,並發現不足和缺陷。應急救援預案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調整,以適應新條件的要求。

  閱讀:事故應急預案基本結構

(一)基本預案

基本預案是應急預案的總體描述,主要闡述應急預案所要解決的緊急情況、應急的組織體系、方針、應急資源、應急的'總體思路,並明確各應急組織在應急準備和應急行動中的職責以及應急預案的演練和管理等規定。

(二)應急功能設定

應急功能是指標對各類重大事故應急救援中通常採取的一系列的基本應急行動和任務,如指揮和控制、警報、通訊、人群疏散與安置、醫療、現場管制等。因此,設定應急功能時,應針對潛在重大事故的特點綜合分析並將其分配給相關部門。對每一項應急功能都應明確其針對的形勢、目標、負責機構和支援機構、任務要求、應急準備和操作程式等。應急預案中包含的應急功能的數量和型別,主要取決於所針對的潛在重大事故危險的型別,以及應急的組織方式和執行機制等具體情況。表6一l直觀地描述了應急功能與相關應急機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