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鄉鎮商貿流通工作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1.44W)

尊敬的克勤主任及各位領導:

鄉鎮商貿流通工作彙報

值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喜迎黨的和市第四次黨代會召開之際,你們不辭辛勞,蒞臨忠縣檢查指導商貿流通工作,是對我們極大的鞭策和鼓舞。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及100萬忠縣人民,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忠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商貿流通工作情況作如下簡要彙報。

一、基本縣情及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幅員面積2187平方公里,有28個建制鄉鎮,總人口102萬。縣城依山傍水,獨具島城風貌,是三峽庫區唯一留存的“半淹縣城”。忠縣歷史悠久。是巴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有23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唐貞觀八年為紀念州人巴蔓子“刎首留城”和嚴顏“寧當斷頭將軍、不做投降將軍”之壯舉,唐太宗賜名忠州,民-國二年設忠縣至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忠”命名的行政建制縣。以忠義、忠勇、忠誠、忠孝、忠信為主要內涵的'“忠文化”享譽華夏。忠縣人傑地靈。戰國守土將軍巴蔓子、漢末巴郡太守嚴顏、三國“折衝將軍”甘寧、西晉“散騎常侍”文立、清代巾幗豪傑秦良玉等忠臣良將輩出,唐代白居易、陸贄、李吉甫、劉晏等先賢曾為官忠州。現代作家羅廣斌、馬識途等出生於忠縣。忠縣交通便捷。過境忠縣的滬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沿江高速南線、樑黔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長江橫貫縣境88公里,成為三峽庫區重要交通樞紐,被確定為重慶五大地區級物流樞紐之一,是西部地區通向華中華南和通江達海的重要節點。忠縣資源豐富。已探明18種礦產資源,天然氣儲量500億立方米,現年產氣7億立方米;岩鹽儲量4億噸,鹽層厚度均在60米以上;石灰石儲量44億立方米,氧化鈣平均含量在56%以上。忠縣是國家商品糧、瘦肉型豬、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和重慶市優質柑橘、大豆、蠶桑生產基地縣。忠縣山川秀美。是全國66個文化旅遊大縣之一,擁有“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的國家4a級風景區石寶寨、“江中仙島”皇華城、人間聖地白公祠、橘海飄香的中國柑橘城等風景區。忠縣是移民重縣。三峽工程建設,全縣涉及淹沒12個鄉鎮、129個村、363個城集鎮機關單位、101家工礦企業,淹沒土地5.4萬畝,涉淹人口5.5萬人,最終動遷人口8.3萬人,耕地淹沒指標、綜合淹沒指標分別排庫區第2位、第7位,現已全面完成移民搬遷任務。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商委等市級部門的關心支援下,我縣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民營富縣”戰略,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較大改善。2011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 136.87億元,增長18.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7億元,增長34.4%;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6.03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8.5 億元,增長4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 41.26億元,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005元、6767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2%、25.4%。

今年1-3月,全縣實現gdp29.34億元,同比增長17.4%;工業總產值12.39億元,同比增長40.7%;固定資產投資17.8億元,同比增長49.1%;地方財政收入3.56億元,同比增長7.3%。

二、商貿流通工作發展情況

近年來,在市商委的關心、支援和指導下,我縣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實幹攻堅,商貿設施不斷更新,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方式不斷創新,對外開放成效明顯,流通體系日臻完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量繼續擴大,社會貢獻不斷增強,商貿流通取得較快發展。2011年,全縣實現社零總額41.26億元,同比增長21%,組內排名第一;批零總額77.95億元, 同比增長28%,組內排名第一;住宿餐飲業10.37億元,同比增長28.8%,組內排名第三。今年前3個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2億元,同比增長18.6%;商品銷售總額19.82億元,同比增長28.4%;商業增加值2.69億元,完成市目標任務的26.1%;連鎖銷售額1.88億元,同比增長33.9%;住宿餐飲業實現1.67億元,同比增長20.5%。

(一)強化政策引導,不斷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根據商貿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援體系,加快商貿流通資源的戰略性調整,促進市場體系快速發展。一是切實完善“五強商貿流通企業”、“餐飲名店”評選辦法和政策支援措施,相繼引進重百、重客隆、蘇寧電器、國美電器、永輝超市、鄉村基等名店落戶忠縣,進一步豐富了業態,繁榮了消費。通過合資、合作、兼併、整合等多種措施,扶持培育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高的大中型批發、零售、物流、餐飲企業,帶動全縣商貿流通企業快速發展。二是藉助城市綜合整治工程,商圈和商貿示範街的形象得到極大提升,面貌煥然一新。中博核心商圈培育成效初顯,城區“一核兩圈”商貿格局初步形成,拔山、汝溪、新立、石寶等中心集鎮“五個一”工程逐步推開。三是狠抓市級資金爭取和縣級財政投入,加快推進市場體系建設。投入1400萬元啟動大型柑橘交易市場建設,建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綜合資訊服務平臺終端320個,改造城區標準化菜市場9個、規範化鄉鎮農貿市場12個,全縣商品交易市場達105個。

《鄉鎮商貿流通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