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範文集合八篇

工作報告 閱讀(2.54W)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工程訓練實習報告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範文集合八篇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1

剛拿到工程訓練課的教科書時,翻開看前言,見到這麼一句話:“機械製造工程訓練是非機械類有關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之一,是一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技術基礎課。”

當時一看到這句話真是很高興哇,感覺是上天又一次給了我一個我曾經放棄的機會。高中時選擇文理科時我就很糾結,選理科自己有邁不過的坎兒,選文科又要放棄自己鍾愛的物理或者科技一類的東西,但是抉擇之下還是選了文科。來到大學後看到那些航模協會啦,電子協會啦,活動搞的風生水起,真是羨慕嫉妒恨。怪就怪當初沒學理科哇,物理化學沒啥基礎,即使能去這些協會也是打醬油,難當大任啊。不過這個時候看到有工程訓練,也真是上天助我啊,能讓我過一把實踐操作的癮,因為我自小就特別喜歡這些能親自動手去操作的東西。

短短的十次工程訓練課雖然一轉眼就結束了,但卻留下了很多令人難以忘卻的回憶。

第一次是單純的理論課。由於第一次我們並不清楚工程訓練課的上課時間與平時有所不同,還遲到了30多分鐘,不過還好,恰好趕上老師講重要的東西。第一次課上老師講的東西對以後的課很有指導作用,工程訓練中心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以後需要實際學習操作的具體步驟,操作時需要注意什麼,具體注意事項,具體要穿什麼衣服,以及安全事項。還有開設這門課的意義與必要性。

還記得我第一次實踐課是數控車削,去實驗基地時我不知道具體位置,還擔心自己找不到,就按著老師說的大概路線與自己的感覺還有看別人怎麼走加上路標,老師首先給我們講解數控車削中公式的編輯還有具體注意事項,由於第一次不知道上那個課要帶筆與紙,加上那個老師說的並不是標準的普通話,自己沒怎麼聽得明白,編輯公式的時候,還要借筆與紙,所以就比較慌張,不過後來經過慢慢詢問與自己的摸索還是編的大致正確。

工程訓練課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還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磨練自己的認真、細心、耐力與他人的合作能力與協調能力。

總之這一段時間的工程訓練課將會使我終生難忘,其中培養起來的或是更加強化的認真、細心、耐力與他人的合作能力與協調能力將會影響我一生使我終生受益。

最後在感謝工程訓練中心老師辛勤教導的同時,也想一些小建議,希望以後可以將工程訓練課內容精簡一下,因為有些課程對於我們文科生來說確實有些偏難,僅憑一講課很難學懂,而精簡之後便有充分的時間可以將難的課程分成兩講來上,這樣教、學效果都會很不錯的。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2

雖然為期一個月的現代工程訓練已經結束了,但是在工程訓練中的每一堂課仍然記憶猶新。學校安排這個課程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不僅讓我瞭解到機械製造的一般過程、電工技術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而且體驗到實習中的艱辛和在這學習過程與指導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學習與進步的快樂,這也讓我的大學生活充實了許多。並且通過此次實習,培養了我“安全、認真、規範”的工程素養,增強了工程意識和提高了我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

從12月10日開始了我工程訓練實習到12月6日結束,我從中收穫了很多。第一堂課是由吳新良指導老師給我們上的理論課,讓我們簡單的瞭解了一下加工工藝和在車床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通過這堂課的講解,讓我更加激動和迫不及待的想趕緊進入車間自己親自體驗和操作機床。不過指導老師也說過操作機床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讓我不由的擔心了一下。因此我時刻謹記指導老師的話,操作機床時要時刻小心,做事要細心認真。接著我們就正式開始了銑工、車工、電焊、熱處理、電工電子、物理探究、數控車削、數控銑削、計算機組裝的實習課程。

我首先開始的是為期一天的銑削實習,這是我第一進入車間和如此親近的接觸車床。一開始指導老師給我們講解了車削的結構組成、車削工藝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然後指導老師給我們演示了銑床的基本操作,並時不時的提醒我們要注意安全。在看完老師的演示後,我們又每人進行了一次操作訓練。接著我們就要獨立完成實習工件了。經過半天認真的加工,我如期的完成了工件的綜合加工,並且都在加工誤差範圍內,滿意的交出了我實習的第一個加工作品。

車削實習和鉗工實習是學時最長的,也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在車削中我和年輕的指導老師有很好的交流,我也時不時的問他關於車削操作的問題。在獨立完成實習工件階梯軸的車削加工時,一開始由於測量錯誤而報廢了兩個工件,但在指導老師細心認真的指導下,我熟悉並很好的掌握了測量和操作機床的方法。因此在第二、第三個工件的加工中我一次就完成了零誤差的加工工件。而鉗工實習是我認為最為艱辛的課程,因為這不僅是要全憑我們純手工的進行工件加,而且還要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就在我加工第一個基準面就費了我很大的力,不斷在對工件進行修整加工。當然也讓我認識到加工手藝的重要性,只有在精湛的加工手藝下才能又快又精確的完成加工。即使認識到鉗工的加工難度後,我也不會輕易的放棄對精確度的追求,而是讓我更加堅定的追求更高精確度。就在測量和加工之間我不斷的往復,最後完成了我的加工作品,並打上了學號。而電焊實習、熱處理、數控車床等實習也同樣有意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於學校安排的課程時間較少,我們也還有一些實習作品沒有完成,讓我們留下了一些遺憾。希望學校能再次安排我們更多的實習。

現代工程訓練更多的是帶給了我一個學習態度,和細心認真,不放棄,精益求精的精神。這是我大學生活一次大的收穫,這有助於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也給我留下美好的記憶。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3

大三第一學期按學校要求選修了工程訓練,從第一節課的工程實踐概論到最後一節課的數控銑削,無一不令我感到實踐的快樂,我用心去學習、操作,也樂在其中,儘管最初都覺得無從下手。

這次工程訓練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甚至是一些技術活,比如焊接、鉗工、銑削、車削、自行車拆裝還有系列數控操作,讓我著實感受到了一些技術工人的驕傲,學習實踐起來也就更為上心了,這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到的學習之旅。而令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工程訓練親自操作第一節課——焊接實驗。

或許是第一節實踐課的緣故,儘管離現在也有10個星期了,中間還經歷了8個實驗,那節課的場景卻一直刻在我心裡當時老師

雙手戴上焊接手套,左手拿著面罩,右手拿著電烙鐵,很嫻熟地進行了一系列實踐操作,同學們表情大多還是激動中帶著期待的,待老師分好組以後,我們就各自兩人一組進行了操作。我和一個女生一組,我們兩剛開始都顯得有點侷促,不過在看到別人已然順利開始實踐後也就開始了焊接試驗的準備工作。我戴上手套後,左手拿焊錫絲,右手拿電烙鐵,把電烙鐵以45°左右夾角與焊盤接觸,加熱焊盤。這時候手卻意外的有點抖,竟然將吸盤的銅片給吸起來了,心裡頓時嚇了一跳,接著來的幾次又抽離的很快,甚至還未等到焊盤達到預定溫度,幾次下來都無法將錫絲融化,我在心裡暗自給自己鼓勵加油,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待焊盤達到溫度時以45°左右夾角抽離焊錫絲,焊接的時候心裡默數了一秒鐘又撤離焊錫絲,默數一秒後又繼續焊接,接下來的幾次就能較為順利的把錫絲融化成要求的折線圖。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雖然老師給分不高,自己做得也不夠好,但心裡還是感到暖暖的,畢竟是第一次如此接近技術活,穿著一身的軍訓服看著還是有模有樣的,也學到了焊接的基礎知識與手藝,今後也不至於是個焊接技術上的文盲。

最後提一點小意見。焊接、鉗工、銑削、車削、自行車拆裝、鑄造等實驗算得上是真正的手工技術活,學過一遍以後還是不容易忘記的。相對而言,數控類的實驗編寫程式和機器操作是分開的,編寫程式時看到很多同學沒完全理解老師的講解,在同學的幫助下才逐漸明白如何編寫程式,操作的時候也是相對機械化,甚至連如何開始建檔和儲存都沒弄明白。希望這些實驗老師能講解細緻一點,增加課程量,縮短留給同學自己程式設計的時間。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4

通過一學期的對工程訓練課的學習,我增長了不少知識,以前總是不喜歡去碰那些機器零件、尺子之類的東西,總覺得不好玩,很無聊,而且還很髒,但經過一學期的課程瞭解及實際操作後,發現其實這些機器啊、零件啊很有意思,因為你只需要在旁邊操作,把該調整的刻度都調好,該開得開關按好,車床機器的一切操作都由你指揮,感覺非常的不錯,比如什麼車削啊,銑削啊,數控銑削啊等那些,一切都是機器在運作,做出的成品比人工的要完美得多。

在這短短的十講實訓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藝課和那個老師,在我們進入陶藝室之前,我們對陶藝是完全不知的,不知道它的製作過程是怎樣的,但上了一講課後就覺得原來陶藝也挺簡單的,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難。首先,老師給我們做了個示範,看到一團泥在老師手裡一會兒變成一個杯子,一會兒變成一個碗,一會兒又變成一個花瓶,覺得又美妙又神奇,極於想試試身手,本以為簡單,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少麻煩,要麼是因為泥土太硬了,要麼就是放在旋轉臺上的重心位置不對,反正失敗了很多次,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還是算交了一份自己還算滿意的作品。給我們上陶藝課的是一位非常和藹的老師,他不停的在我們中間走動,給我們指導,好讓我們更順利的完成作品,也是因為這樣,我們每人才交出了一份成果。

另外,還有一講課我印象比較深,就是焊接實驗課,最開始老師演練給我們看的時候,我覺得好危險,因為它的那個火光到處飛,怕小的火星濺到身上,當自己在做實驗的時候第一次覺得手都在抖,做了一次過後就覺得沒什麼危險了,而且很興奮,所以做了很多焊接的條紋,當然,在做焊接的時候對我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把握不準焊接條與需要焊接點的高度,所以經常焊著一半火光就熄滅了。然後又得重來,不過在最後老師檢查的時候還好,因為老師在旁邊慢慢指導的,所以焊接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總之,簡短的十講工程訓練課讓我獲益匪淺,就我個人來講,我很希望學校能夠多開一些類似這種工程實訓的課程,讓我們文科生多瞭解一些理工性質的課程,因為這些在以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如果我們連一些關於理科方面的常識都不知道,就真的落後了,當然,也希望學校能夠多提供些機器裝置。因為學校的同學太多了,但是裝置卻很少,經常上課都是幾個人一組做一個實驗嘛,這樣的話在有限的時間內難免就有同學沒機會做,當然,這些只是我的一些建議。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5

這學期我們開設了工程訓練D這門課程,在這門課程中涉及很多的機械類加工課程如車削、數控車削、數控線切割、數控銑削、銑削、焊接、鑄造、鉗工、自行車拆裝共九大類課程。雖然每門課程所學習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二十五分鐘,但是在這個時間範圍內卻能夠讓我們對所學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

我做的第一個實驗是“車削”,剛進實訓室時,我一臉的茫然,因為這些機械我好陌生,可以說是第一次見;看到那麼多要操作的手柄,心裡一陣發怵,生怕一個錯誤的操作,不僅損壞了機器,還傷害了自己。由此對老師的敬意油然而生。我覺得老師好厲害,用目測就知道距離,而且老師做的工件那麼完美。雖說是“庖丁解牛”,但我還是又敬佩之意。我認真的聽完老師講的操作過程以及要慎重注意的地方,開始了工件的操作,雖然過程中還是有失誤,因為一緊張移動了錯誤的手柄,還好及時挽救了回來。成品還不錯,自己比較滿意。我想學校開設這些課程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能親自參與,熟悉簡單,基本的機械工業操作。

在工程實訓期間我們有時要和不是自己班的同學一起完成工作,我們和其他專業同學的知識側重點不同,但是仍可以在一起合作,我們有著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每個人都能活動中得到鍛鍊。很多的實訓多要團隊合作共同商量完成。任何一件小成就的背後都有一個集體,呵呵,團隊合作也是除了機械操作知識的另一個收穫吧。

在我所選的課程中我比較喜歡的是車削、數控加工類的、鑄造、銑削。我想大家和我一樣在剛學習的時候對這些都是陌生的,但我心裡卻充滿著好奇。我在剛進入銑削的實訓室時,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似的,並不知道那些機器是幹嘛的,在老師的講解下我知道了車床的型號分類、知道了什麼事臥式車床、車刀、車床的進給方式;並在老師的引導下成功的加工了工件。我很喜歡數控類的實驗,可能是覺得它很神奇的緣故吧!只要把程式輸入進去,他不但可以檢驗對錯,還可以把工件加工出來,我對此很好奇。在數控線切割中我依照老師所講的設計程式要求,自己編寫了一個小的五角星加工程式。因為時間的緣故,老師並沒有講怎麼編寫一些複雜的程式,只是講解了一下基本的設計程式,以及機器上按鍵的含義。所以這個實驗就只是瞭解了一下,同時把自己的程式輸入就行了。在這段時間裡我懂得了數控程式是部分控制整體;若一組程式計算錯誤,那麼整個工件則加工不出來。其實這也讓人很惱火。同時還熟悉了數控機械的基本程式設計。

在鉗工實訓中看到老師的那雙巧手,特別羨慕。只見老師只是簡單的挫了幾下一個漂亮的作品就誕生了。但是自己親自動手操作時不是那麼容易了,就是想要挫個平面都是那麼的難啊。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不斷的改造、詢問、打磨,最終完成了作品,突然間特別的有成就感。後面的一些課如焊接、鑄造等就是技術實踐性比較強的課了。但只要按照老師的操作步驟來做還是挺容易的,我也很輕鬆的就完成了操作流程。在實訓中也沒有發生安全事故。

在焊接加工課程中我是最害怕的,我每次拿起是總是手在顫抖,害怕一不小心弄傷自己或碰到同學,但在老師細心的講解我明白什麼焊接,焊接有很多種:二氧化碳保護焊,MAG、MIG、螺柱焊都是屬於電弧焊接點焊、縫焊等屬於電阻焊電阻焊是將被焊件置於兩極之間加壓,並在焊接處通以電流,利用電流流經工件接觸面及其鄰近區域產生的電阻熱將其加熱到溶化或塑性狀態,使之到達金屬結合而成牢固接頭,老師的講解讓我對焊接加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在動手操作中我們的任務是所焊接的圖形必須是呈現魚鱗狀;有兩種畫法:畫圓圈法和畫“z”字型。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圈也讓我手中的焊頭老是粘在鐵板上, 最後經過多次的練習,終於成功的完成了本次實訓的要求。

工程實訓課讓我對各種機械裝置的操作有了初步的瞭解,我想讓我得到更多的是實訓中的互相幫助的團隊精神,在鉗工實訓中我知道了堅持就是勝利。數控加工讓我知道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加工出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要寫出對的程式。我對實訓課並沒有太多的建議和要求,就是覺得是不是應該將實訓的時間應該稍微的延長點,可以對一個到兩個實訓課程進行重點的講解,以加深我們對它的印象;可能是專業的側重點不同吧,所以對我們的要求不太高。

我認為工程實訓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好。總而言之,在這次實訓中我收穫很多,對自己的不足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以後還要更加努力。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6

短暫的四次工程訓練實習結束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天的時間,但我卻從中收穫了許多。經過這四次的學習,我對工程訓練實習這門課程有了更深的瞭解,工程訓練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專業學生進行工程訓練、培養工程意識、學習工藝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必修課。所以,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而且是中國石油大學的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工程實習,更要學好。

作為一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工程訓練和本專業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通過金工實習,我們能夠了解實際生產,從理性的認識上升到感性的認識,瞭解了一些先進生產技術裝置,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從國小到高中的十二年學習生活中,我們只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缺乏動手能力,所以工程訓練實習給我們提供了一次鍛鍊的機會,也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體驗,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並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離開了課堂的嚴謹氛圍,我們感受到了車間中的不一樣的氛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指導老師嚴謹的教學作風及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我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只憑著腦子思考、琢磨是不能完成實際工作的,只有在擁有完整的科學知識體系的同時,並擁有一些實際操作經驗、熟練掌握對各種儀器的操作的同時才能把各種零件加工好。從剛進工廠的那一刻我就對工廠裡的那些儀器裝置和一些工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他們充滿了好奇,迫不及待的想去動手操作一下。

工程訓練實習過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第一節課時,老師就給我們講了安全的重要性和實習過程中應該遵守的儀器使用規則,還有往屆的同學因為不遵守儀器使用的規則而照成的傷害,聽起來有點讓人害怕。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一定要認真地聽老師的要求,嚴格遵守課堂的紀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從老師的講解中我明白了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掌握操作要領,是不會發生事故的。

所以,操作的規範,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實習的內容是刨床,首先,我們從老師那裡得到了許多關於刨床的理論知識。刨床是用刨刀對工件的平面、溝槽或成形表面進行刨削的機床。刨床是使刀具和工件之間產生相對的直線往復運動來達到刨削工件表面的目的。往復運動是刨床上的主運動。機床除了有主運動以外,還有輔助運動,也叫進刀運動,刨床的進刀運動是工作臺(或刨刀)的間歇移動。

在刨床上可以刨削水平面、垂直面、斜面、曲面、臺階面、燕尾形工件、T形槽、V形槽,也可以刨削孔、齒輪和齒條等。

如果對刨床進行適當的改裝,那麼,刨床的適應範圍還可以擴大。用刨床刨削窄長表面時具有較高的效率,它適用於中小批量生產和維修車間。刨床是用刨刀對工件的平面、溝槽或成形表面進行刨削的直線運動機床。使用刨床加工,刀具較簡單,但生產率較低(加工長而窄的平面除外),因而主要用於單件,小批量生產。

其中,我們主要學習了牛頭刨床,並實際操作了牛頭刨床,完成了將圓柱體加工成長方體的實習。牛頭刨床主要有普通牛頭刨床、仿形牛頭刨床和移動式牛頭刨床等。普通牛頭刨床(見圖)由滑枕帶著刨刀作水平直線住復運動,刀架可在垂直面內迴轉一個角度,並可手動進給,工作臺帶著工件作間歇的橫向或垂直進給運動,常用於加工平面、溝槽和燕尾

面等。仿形牛頭刨床是在普通牛頭刨床上增加一仿形機構,用於加工成形表面,如透平葉片。移動式牛頭刨床的滑枕與滑座還能在床身(臥式)或立柱(立式)上移動,適用於刨削特大型工件的區域性平面。同時老師告訴了我們牛頭刨床的五個特點:

1、牛頭刨床的工作臺能左右迴轉角度,工作臺具有橫向和升降的快速移動機構;用以刨削傾斜的平面,從而擴大了使用範圍。

2、刨床的進給系統採用凸輪機構,有10級進給量。改變走刀量,也非常方便。

3、牛頭刨床在走刀系統內裝有過載安全機構,當由於操作不慎或者受到外力影響與切削超載時,走刀自行打滑,無損機件保證機床的正常執行。

4、滑枕和床身導軌間以及具有速度的齒輪付和主要的滑動導軌面,均有油泵打出的潤滑油進行循潤滑。

5、牛頭刨床裝有離合器及制動停車機構,所以在變換速度,啟動機床及停車時,可不必切斷電源,制動停車機構能使滑枕當離合器脫開時之慣性衝程量不大於10毫米。

第二次我們的實習內容是數控銑床。:數控銑床是在普通銑床上集成了數字控制系統,可以在程式程式碼的控制下較精確地進行銑削加工的機床。數控銑床一般由數控系統、主傳動系統、進給伺服系統、冷卻潤滑系統等幾大部分組成。

1。數控銑床的主要功能

1)點位控制功能數控銑床的點位控制主要用於工件的孔加工,如中心鑽定位、鑽孔、擴孔、鍃孔、鉸孔和鏜孔等各種孔加工操作。

2)連續控制功能通過數控銑床的直線插補、圓弧插補或複雜的曲線插補運動,銑削加工工件的`平面和曲面。

3)刀具半徑補償功能

如果直接按工件輪廓線程式設計,在加工工件內輪廓時,實際輪廓線將大了一個刀具半徑值;在加工工件外輪廓時,實際輪廓線又小了一個刀具半徑值。使用刀具半徑補償的方法,數控系統自動計算刀具中心軌跡,使刀具中心偏離工件輪廓一個刀具半徑值,從而加工出符合圖紙要求的輪廓。利用刀具半徑補償的功能,改變刀具半徑補償量,還可以補償刀具磨損量和加工誤差,實現對工件的粗加工和精加工。

4)刀具長度補償功能改變刀具長度的補償量,可以補償刀具換刀後的長度偏差值,還可以改變切削加工的平面位置,控制刀具的軸向定位精度。

5)固定迴圈加工功能應用固定迴圈加工指令,可以簡化加工程式,減少程式設計的工作量。

6)子程式功能如果加工工件形狀相同或相似部分,把其編寫成子程式,由主程式呼叫,這樣簡化程式結構。引用子程式的功能使加工程式模組化,按加工過程的工序分成若干個模組,分別編寫成子程式,由主程式

呼叫,完成對工件的加工。這種模組式的程式便於加工除錯,優化加工工藝。

7)特殊功能在數控銑床上配置仿形軟體和仿形裝置,用感測器對實物掃描及採集資料,經過資料處理後自動生成NC程式,進而實現對工件的仿形加工,實現反向加工工程。總之,配置一定的軟體和硬體之後,能夠擴大數控銑床的使用功能。2。數控銑床加工範圍

1)平面加工數控機床銑削平面可以分為對工件的水平面(XY)加工,對工件的正平面(XZ)加工和對工件的側平面(YZ)加工。只要使用兩軸半控制的數控銑床就能完成這樣平面的銑削加工。

2)曲面加工如果銑削複雜的曲面則需要使用三軸甚至更多軸聯動的數控銑床。

最後一次實習主要是學習焊工,因為我們本次實習時間比較短,我們只學習了焊接方法中的熔化焊。在老師的講解下,我明白了熔化焊是將焊接接頭加熱至熔化狀態而不加壓力的一類焊接方法,如手工電弧焊、埋弧自動焊等。我們本次實習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手工電弧焊將兩個同樣厚度和尺寸的鐵片焊接在一起。老師介紹了相關原理、儀器的使用技巧和在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最後還是那句強調安全問題,如女生必須帶上將頭髮紮起來,並且帶上安全帽。所有同學必須穿長袖長褲,使用時帶上防護眼鏡和麵罩還有安全用電等等。從中我瞭解到,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線。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鐳射、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

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後出現了電阻焊。

20世紀早期,隨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對軍用器材廉價可靠的連線方法需求極大,故促進了焊接技術的發展。今天,隨著焊接機器人在工業應用中的廣泛應用,研究人員仍在深入研究焊接的本質,繼續開發新的焊接方法,以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

實習的過程是短暫的,但內容是豐富的,意義也是深刻的。它加強了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也讓我們領略了科技的進步與技術的日益發展,我們必須不斷的豐富自己,讓自己掌握各種方面的知識、經驗,以便自己以後能更好的適應社會。也同時魔力自己的吃苦精神。所以我覺得學校給與我們的這次工程訓練實習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7

課程:工程訓練D/E 班級:

十次工程訓練課結束了,這也算的上是在大學一年多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動手實踐課。對我而言,這樣的實驗課不多,但是卻有著它不同於其他理論及實驗課的魅力。對於我這樣一位學習電子商務的學生來講,我的實驗課更多的是以計算機實驗課為主。這種在短短時間內要能上手的動手操作實驗課更是具有其不同的意義。

我還記得我的第一次實驗課是於第三週所上的車削E1,有一點小小的意外發生:我不知道上課時間,於是在第一節工程訓練課上,我遲到了。但是,值得慶幸的是,跟著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熟練的車床動手能力的車削老師學習,我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小失誤而欠下太多的理論而無法完成自己的作品。車削所需要使用的機器是一個能夠高速轉動的機床,如果不能夠嚴格按照要求著裝或者操作,可能會產生無法估計的後果。所以,在教給我們操作方法的同時“安全”兩字也被掛在嘴邊。就這樣短短的三個課時的時間,我真真切切的體驗了一次使用機床製作目的工件的過程。同樣,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我也看到了車削老師的認真教學。這僅僅只是開端,但是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我的工程訓練課分別是:車削、鑄造、陶藝、測量、企業模擬、測量、鐵藝、數控線切割、工程訓練理論課。因為這是幾種不同的課程,授課老師各有各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嚴謹的車削老師、和藹的陶藝老師、幽默的鐵藝老師等 但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教學嚴

謹、經驗豐富、熟練的動手操作以及精煉的語言表達力。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即將進入社會的學生需要注意的所對於以後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態度。只有將自己所學轉化為自己所用且精,才能找到自己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中的“獨一無二”的狀態。同樣,對於自己的工作要有一個認真對待的態度。

每次上課的地點、老師、一起上課的同學都不相同。而這樣的一些工程訓練課則是要求上課的同學分小組進行學習和最後對老師要求的作品的製作,以及最後的評分都是以小組為單位的。而這樣的特殊的屬性對我們的團隊協調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是一種考驗,也是一種提升。因為在一起上一節課的同學一般情況下是不同專業且不認識的人,有些甚至是不同年級的。而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的“小夥伴”,組成一個分組;如何在後面的小組活動中相互學習、互相幫助。這都是在鍛鍊我們的與生人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在這段學習實踐中,遇到過兩人、四人、八人等幾種分組,而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體驗和收穫。

工程訓練實踐課與其它課程所根本不同的在於其對動手能力的訓練,而我在這短短的學習時間裡,更多的是收穫是工程訓練課所教授的本身。例如:我能自己動手操作機床,製作一個簡單的金屬製品;我可以自己將一團泥土打造成具有自己創意的“藝術品”;同樣,我可以簡單使用鐵絲來製造自己充滿活力的作品。這樣的一系列課程本身的內容才是我最大的收穫。這是大學所不同於初高中教育的地方,大學更多的是注意社會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很幸運能有這樣的機會進行學習,但同樣希望能繼續開展這樣的課程,這樣的不同與平常的體驗,也只能是在大學裡才能體驗到。我的工程訓練實習報告為我的感想,簡簡單單卻真實可感。

工程訓練實習報告 篇8

上學期我們專業沒還有工程訓練這門課程,每次看到有同學穿著軍裝去上工程訓練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有些許的羨慕,因為我很喜歡實踐性的課程,喜歡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出想要的東西。十次課程,說少也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所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還有對待工作的態度和原則。我很高興有這麼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都以積極地態度去面對,儘管也有過緊張和膽怯。

我對鉗工、焊接等需要親自動手操作的實驗特別感興趣,但對於數控車削、數控銑削和數控線切割三個實驗似乎毫無積極性。三節課,兩個半小時就只是寫一張程式表,很多同學半個小時就寫好程式然後到處閒逛等著下課。而對於我來說,就算是一張程式表也不是那麼簡單,我總是沒用心去聽老師所講的,所以我只有慢慢把書看懂再完成作業,這樣一講課的時間就沒有了。對於這三講課,其實我並不能學到什麼知識,因為我根本不會記住怎麼寫程式表,反而我需要記住的是學這個的原因和好處。現代社會科技越來越發達,自動化的機器正在逐步代替手工勞動,這就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而我們作為大學生,就算不以此為專業也應該瞭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識。

雖然我對數控實驗不感興趣,但它畢竟不是很難,對我來說真正最難的應該算是鑄造實驗了吧。鑄造是我的第一個實驗,也是做的最差的一個。第一次工程訓練,我有點激動更有些緊張,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去做以至於沒有注意到老師所說的細節,結果當然是我們一

次又一次地失敗。雖然最後還是完成了作品,但得分很低,不過我願意接受這樣的懲罰。自信是可以的,但也要有個度,過度的自信就是自以為是,希望自己能牢記此次教訓。

自行車拆裝實驗是最讓我擔心的一個實驗,因為我從小很少接觸自行車也不會騎自行車,所以在上課之前我一直在想一定要和男生在一組,畢竟男生一般都對自行車比較感興趣。事實證明我錯了,上課時放的視訊和老師所講的我都覺得不是很難,之後和三個女生一組認真完成了作業,我們不僅是最先完成的一組,而且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當時我們四個都開玩笑的說了句:真是巾幗不讓鬚眉。我可以說是很感動吧,也給自己下達了一個要求:永遠都不要小瞧了自己!

做工程訓練的這十講課也算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吧,做鉗工實驗時的順風順水、做焊接實驗時的驚心動魄、做車削和銑削實驗時的小心翼翼……我似乎看到了機器與人的感情。

雖然每一門課程都會根據專業不同來分難度等級,工程訓練也一樣,不過我覺得陶藝和鐵藝是不可缺少的,這兩個實驗實踐性很高也沒有限定的製作樣式,對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有比較明顯的作用。至於數控實驗,我覺得可以只做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因為大概的思路和原理都差不多,但那唯一的一個數控實驗可以做得更詳細或更深入一點,畢竟要符合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