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七年級愛國小報圖片簡又耐看

愛好 閱讀(1.58W)

學生是會經常製作小報的,主要是宣傳一些知識,學生做的七年級愛國小報又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找來的愛國小報資料,一起來看下吧!

七年級愛國小報圖片簡又耐看
  簡潔的愛國小報  愛國小報資料

  愛國詩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註釋

⑴義士:指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將領。

⑵興兵:起動,發動軍隊。

⑶討群凶:指討伐董卓及其婿牛輔,其部將李傕、郭汜等惡人。

⑷會盟津:也稱孟津,在今河南省孟縣南。相傳周武王起兵伐紂時,中途曾和聯盟反紂的八百諸侯會合於此地。這裡用“會盟津”代指各路討董卓軍隊的結成聯盟。

⑸乃心在咸陽:指各種義軍心向漢王室。《尚書·康王之誥》:“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無不)在王室。”這裡是化用其句。咸陽:秦代的國都,這裡代指長安,當時漢獻帝已被董卓挾持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以上二句是說,這些討董卓的各路人馬,開始時也都說是擁護長安的`帝室。

⑹雁行:鴻雁的行列,比喻諸軍列陣後觀望不前的樣子。以上二句是說,各路會師後,在敵人面前卻表現了各懷鬼胎,一個個互相觀望,畏縮不前。

⑺嗣還:隨即。還,同旋。

⑻戕:殘害。東方各路軍閥退兵後,隨即互相殘殺起來。

譯文

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凶殘的人。

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後,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後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由於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蝨,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屍骨曝露於野地裡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裡令人極度哀傷。

賞析

袁紹等關東諸將起兵討董卓,結果雖然造成自相戕殺的軍閥混戰局面,但其始未免不心存忠義。

前四句是交代背景:群凶作亂,義士討伐,形勢大好。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是說義士們起初希望結成聯盟,心向著漢室,即通過討伐這一舉動來平定叛亂,擁護漢室。(各方將領都希望團結一心,效法周武王那樣,會師於盟津,弔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誅惡,忠於國事,匡扶漢室。形勢是大好的)“義士”“討”“群凶”這些詞語表明詩人是憎惡董卓等人作亂,渴望國家統一。

中間六句是交代這有關討伐的情況:聯軍內部矛盾重重,自相殘殺,力量渙散。導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袁術分裂,自立為帝;而袁紹也陰謀廢掉漢獻帝,立劉虞為帝;他們搞分裂、謀私利,造成的結果是:“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貌合神離、互相觀望,畏縮不前、按兵不動甚至是自相殘殺。

  愛國古詩詞

1、《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2、《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5、《示兒》

宋·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