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中秋親人團圓的手抄報資料

愛好 閱讀(1.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手抄報吧,手抄報要求字型要清楚、美觀大方。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手抄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親人團圓的手抄報資料,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親人團圓的手抄報資料

中秋的作文

又是月圓時,一年中秋節。又是人團圓,萬家最享受。

來到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下,靜靜地等候著月亮的到來。

月亮慢慢的從樹梢上升起來了,它穿過雲層,在深藍色的天幕上定個位,彷彿是一顆無與倫比的大珍珠掛在了天幕上。透過樹葉看,月亮在樹葉中若隱若現,增添了一種朦朧的美感。

月亮慢慢地變亮了,彷彿在蓄勢待發,勢要將它的每一絲月光灑滿各處。終於,它在今晚最亮的一刻到來了,皎潔的月光穿過厚厚的雲層,如霧般的為大地披上了一層薄紗,如夢如幻。

突然,月亮被雲層遮住了,只能隱隱約約的看見它散發的光芒,它在此時就像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在跟我玩捉迷藏。不一會兒,它又從雲層中鑽了出來,探頭探腦的樣子,彷彿生怕別人發現它似的,可愛極了。

此時天空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而那明月就是畫卷中最精彩的亮點,為畫卷添加了一份活力與生機。

望著在天空中如玉盤般的明月,我竟發現了一個烏黑的瑕點,那是吳剛在砍桂花樹,還是嫦娥在抱著玉兔眺望人間呢?(指導老師:周石岡)

中秋的句子

1、正逢中秋之際,祝您位高權重責任輕。

2、但願人長久,今夜共纏綿。

3、今年中秋不收禮,收禮只收人民幣。

4、八月十五團圓節,嫦娥月下話中秋!

5、團圓佳節之際,我將我對家人的思念寄託在那輪圓月裡。最後,願父母身體健康,一切順利,中秋節快樂!

6、中秋不回家,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回家,挺好的!

7、月圓人圓,長長“久久”。

8、老爸老媽,我回來了……這句話勝過所有祝福!

9、脈脈星河稀,款款逢佳期。個個月餅香,片片桂花芳。依依思念至,遙遙祝福句:甜甜日子美,濃濃幸福隨。中秋快樂!

10、送你一個五仁月餅,願你生活五穀豐登。

11、遊子回家,餐桌團聚,夜晚賞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一家人要團聚喲!

12、中秋節又快到了,現在去哪裡都聞到月餅的味道,我已經好幾年沒吃過一個月餅,發的都送人了,現在突然好想啃幾個補回來,只想吃不油膩的。

13、七月半鴨,八月半芋。

14、中秋之夜家人聚,知心的話兒說不盡。

15、一家人的團圓節,一家人的稻香村。

中秋的祝福語

1、中秋節給朋友的真誠祝福語

2、天中秋假日,換來三斤作業

3、中秋月,想的還是和你在一起。

4、今天中秋,我們一起過,如何?

5、秋空明月懸,又是一年中秋至。

6、中秋節快樂,今年中秋一個人過。

7、月亮,是孤獨的。孤獨,是月亮的。

8、別祝我中秋快樂,直接給我送月餅吧。

9、穩住,中秋節減肥是對月餅的不尊重。

10、你和我的區別就在於我是嫦娥你是月餅。

11、千山萬水,隔不斷我在佳節對你的思念。

12、如果將中秋作業排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13、別人中秋賞月吃月餅,我中秋賞書吃作業。

14、一直在想,中秋是月圓之夜我會不會煞氣發作。

15、中秋月圓夜,思念為誰留,獨賞空中月,恨斷相思愁。

16、無權鳥飛絕,沒錢人蹤滅。品餅蓑笠翁,獨過中秋節!

17、月白風清兩岸親人同望月,牛耕女織雙星伴侶偶牽牛。

18、繁星耀九洲,明月寄相思;千里人相隔,兩心遙相依。

19、花好人更好,月圓人團圓,心有千千結,自有人相知。

中秋月餅的傳說。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節的起源

古老的月亮崇拜

中秋節起源於人們對月亮天體的崇拜。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禮俗。日月這兩大天體,分別為陰陽的代表,日月的正常執行是宇宙和諧的保證,因此古人很重視對日月的祭祀。

殷人已將日月分稱東母與西母,周代依據日月的時間屬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禮:“故作大事必順天時,為朝夕必放(仿)於日月。”

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沂南漢畫像石中西王母與東王公分坐在柱狀物上(有說是崑崙山),西王母兩旁跪有搗藥的玉兔。由此可知,郭璞《山海經圖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的說法言之有據,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

皇家壟斷了祭月權

秦漢時期,日月祭祀仍為皇家禮制。此後北魏、隋唐以致明清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祭月在上古作為季節祭祀儀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後,民間缺少了祭月的訊息。這可能與古代社會的神權控制有關,在“絕地天通”之後,像日月這樣的代表陰陽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與之溝通,一般百姓自然是無緣祭享的。月亮對於平民來說,是一種外在的神祕的支配力量,無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華夏文化系統內民間祭月的習俗,在漢魏時期不見著錄,更不用說出現以拜月為中心的節日。

發展

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是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秋分祭月”而來。在古代農耕社會,古人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項重要祭祀活動。祭月,作為民間做節的重要禮俗之一,逐漸演化為賞月、頌月等活動。

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中說,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據記載,在漢代時,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之前中秋節在中國北方地區還不流行。

唐代時中秋風俗在中國北方地區已流行。在唐代中秋節成為了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賞月風俗在唐代的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並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北宋時期,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明清時期,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有賞月、祭月、吃月餅、吃甜薯、提燈籠、舞草龍、樹中秋、砌寶塔等一系列的節慶活動。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來歷一: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二:中秋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故事最廣為流傳,后羿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種成仙的藥,他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裡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盼望她能回來團圓。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稱為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三:中秋節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農作物對於農民至關重要,所以人們經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因此逐漸演變成中秋節。

中秋節習俗

中秋佳節,最主要的習俗是賞月和吃月餅。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茶樓酒肆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過中秋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