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愛好>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大全

愛好 閱讀(1.13W)

端午節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之一,那麼你知道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有哪些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希望大家能喜歡!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鑑賞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大全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一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大全 第2張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二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大全 第3張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三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大全 第4張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四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大全 第5張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五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內容一:端午節被人誤解的那些事

  起源叫法眾多 習俗不斷演變

端午節是我們當代最常用的叫法,但實際上,統計顯示的端午節叫法多達20多個,比如端五節、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等。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叫法?因為端午節的起源說法不一,歷朝歷代節日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比較廣泛的起源說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孝女曹娥說、古越民族圖騰祭說和龍的節日說等等。

在不同的時代,端午節的習俗也不禁相同。戰國時,人們會在這天沐浴,魏晉南北朝時把五色絲染練製成日月、星辰、鳥獸形狀做成長命縷,宋代時講究貼天師符,明代把端午節又稱“女兒節”,家家都極力打扮小女兒。

不僅如此,中國各地過節也有很多不相同的習俗,包括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吃粽子、賽龍舟等等。

曹煜:習俗的話,好像全國各地有很多習慣習俗,好像我們家鄉(陝西)那邊的習俗就是吃粽子,然後會在手腳上綁一些五色花繩,這個好像是防止蛇來咬,然後還會抹一些叫艾灸還是什麼。

肖梓樑:前幾年的話端午節也會有賽龍舟比賽,至於粽子麼,這個中國人傳統的小吃,也是從小到大都非常喜歡。其他的`,還有香囊小時候做了會戴,當護身符用,掛在我們的胸前。

  百里不同俗 各地粽子大不同

這麼多的習俗,這麼豐富的節日專案,其實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大都市已經不多見了,吃粽子倒仍是人們必不可少的過節方式,被不斷髮揚光大,併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

曹煜:小時候就是吃粽子,印象主要是吃粽子,家裡奶奶會自己包粽子,會買一些粽葉。

李相如:吃粽子啊,我姥姥她們家會包一些粽子。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各地的粽子也是形狀各異、獨具特色,近年來來,網際網路上還曾興起粽子口味的甜鹹之爭。

北方粽子個頭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南方粽子個頭略小,粽葉包裹著糯米、鹹蛋黃、冬菇、花生、五花肉等。不少地方也有獨特口味,例如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

肖梓樑:我們那邊(南方)比較常見的就是糯米粽,還有裡面夾各種肉啊,蛋黃啊,比較有特色的是,溫州地區有一個叫貓咪粽的。因為這個其他地區都沒有,非常好吃。(介紹一下貓咪粽?)它其實就相當於普通的炒飯,做成粽子的那種形狀,裡面有五香、五花肉、雞蛋之類的東西,外表看上去是白色的,所以跟糯米粽看上去不太一樣,但是口感非常好。

陸俊超:粽子我們那邊一般是鮮肉的,蛋黃鮮肉,還會有紅豆沙的。

傑森:好吃,我喜歡。

漢森:好吃。

  端午節不應變成“粽子節”

雖然粽子的味道很豐富,但這種味道仍不能代表端午節的“文化味”。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原來有“蘭湯洗浴”、“掛系艾蒿、菖蒲”、“飲藥酒”、“吃粽子”、“賽龍舟”等等九大類主要習俗,而現如今,似乎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其他民俗漸漸淡化,越來越難覓蹤影了。繚繞著端午節的,不該只有粽葉與糯米的香氣,端午節也不該過成“粽子節”。

肖梓樑:小時候的話,感覺節日的氛圍不是很重,因為那時候好像沒有端午節放假的這種(習慣),到了端午嘛,就是包粽子,然後現在國家比較重視,有三天假期,感覺節日氛圍好像有濃重起來。

民俗學者蔡飛飛指出,民俗活動是傳承文化的有效載體,應提倡和引導民眾參與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弘揚端午文化,喚醒老百姓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 蔡飛飛:尤其是這種節日的民俗活動已經越來越少,已經淪為,大家一到民俗節日,是剩下食品了,只剩下吃,我們想說真正把傳統民俗節日中的很多這種寓意以及先人對我們這種節日所賜予的一些特殊的含義,把它挖掘整理出來,然後傳承下 去。

  端午,不忘文化血脈 莫說“節日快樂

今年的端午節適逢週末,3天假期又與父親節、夏至日重合。家人團聚、大快朵頤、外出遊玩,成為許多人度假的選擇。但這些,並不是國家將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的初衷,龍舟競渡所追求的是強健體魄,艾草香囊所體現的是健康生活,還有那些因為都市生活漸漸淡化、消逝的傳承千年的寶貴習俗,都是端午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屈原,歷經亨達、被讒、流放,幾經輾轉,始終不改對家國的赤誠之心。節日,總是為紀念些什麼而存在。反過來說,也只有珍貴的東西才值得用節日來紀念。說到底,不趁此追根溯源、尚友古人、反思生活、反省內心,這樣的過節未免有些可惜前人的苦心。在這樣一個節日,也許我們不應只以一句“節日快樂”輕鬆帶過。

  四年級端午小報圖片內容二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出國留學網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