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第二學歷>自學考試>

2014年行政管理專業自學考試指導

自學考試 閱讀(1.72W)

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十三門課程(1、哲學,2、政治經濟學,3、大學語文,4、普通邏輯,5、自然科學基礎,6、政治學原理,7、法學概論, 8、行政管理學,9、國民經濟管理,10、行政法學,11、管理心理學,12、市政學,13、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從性質上分類,可分為基礎課與專業課兩大類。上述1-5為基礎課,6-13為專業課。專業課中6-8為專業基礎課。我建議考生在自學課程的安排上,

2014年行政管理專業自學考試指導

原則上應以此1-13的順序循序漸進,不要隨便、盲目地超越,以免給自學增加困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而構成我們全部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它的精神實質和基本原則貫穿於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其餘11門社會科學的課程之中。在此11門課程之中,要經常反覆用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方法乃至大量的具體內容。

例如,政治學原理中對國家、階級、政黨、領袖、國體、政體等許多範疇所展開的分析,其基本原理皆源於所講行政管理的特點、作用、體制等等內容,其基本原理也來自於歷史唯物主義。再如,行政管理學中所講行政管理的特點、作用、體制等等內容,其基本原理來自於歷史唯物主義。再如,管理心理學對於人際關係心理的分析、研究,更是大量地運用了辯證方法。雖也輔之以不少實證性的方法。但實證性方法所獲取的結果也只是反映了社會心理的辯證狀況。因為主觀上的辯證思維只是客觀事物矛盾運動的反映。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是我們社會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其精神實質與主要原則也貫穿於許多社會科學的課程之中。政治學原理、國民經濟管理、市政學等課程中就多次再現或用上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若干基本內容。

大學語文與普通邏輯兩門課,是學習社會科學的工具性基礎課。讀書、解題、思考、寫作,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普通邏輯(形式邏輯)就是這種規律的理論總結與體現。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已經不自覺地服從著一定的思維規律,但一,邏輯錯誤仍然是隨處可見的,這些錯誤引起了不少學習上的困難與麻煩,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二,感覺到的東西,我們常常不能深刻地理解它;而理解了的東西,我們則可以更加深刻地感覺到它。這就是形式邏輯的威力——它能指引我們自覺地遵循思維的客觀規律,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此外,讀書、解題、思考、寫作,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字理解與操作能力。雖說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大量地使用著語言文字,但一,往往還不能對語言文字運用自如以完成學習和工作中的任務。二,自學大專課程,特別是社會科學課程,無疑對文字的理解與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語文一課就是為了使考生具備相應的能力而設定的。它通過對考生進行比較嚴格、規範的訓練,使考生逐步地形成能適應自學要求的語言文字能力。

自然科學基礎成為社會科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是由兩個因素導致的:一、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的主導因素,其作用與影響遍及整個社會。在現代社會中,一個幹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不具備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是絕對不行的,掃除"科盲"首先必須從幹部隊伍掃起。二、當代社會科學特別是管理科學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就是文理科交相滲透,大量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滲透進了社會科學諸學科之中。如:政治學原理要進行政治系統分析。行政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管理心理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等課程均引進了系統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以及一定的數學、統計方法。在八門專業課中,政治學原理、法學概論和行政管理學構成專業基礎課。行政管理乃政府對國家及社會事務進行的管理。其活動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屬於國家政治活動的範疇。作為對此進行研究的行政管理學無論在邏輯上還是在實際上,都屬於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因此,行政管理學理所當然地以政治學原理作為它的理論前提與基礎。同時,行政管理學也是其它專業課的基礎。如:國民經濟管理主要講的是政府如何管理國民經濟,包括原則、制度、方法等等,這在實質上屬於經濟行動的範疇,是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的運用與展開。再如:市政學講的是城市行政管理問題。這在根本上屬於地區行政的範疇,當然也是行政管理學基本理論的又一運用與展開。現代國家、社會的標誌之一,就是法制化。法制化程度的高低是國家、社會現代化程度高低的量標之一。國家的一切政治、經濟活動,均應法制化;依法行政是現代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之一。由此,研究"法" 的法學概論課程也構成了行政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

綜上所述,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十三門課程並不是人為任意設定的,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絡。考生應當把握好學習各門課程的順序和銜接。否則,基礎的知識未掌握先進入專業課的學習,必然會因基礎知識不足產生理解、記憶、思考上的許多困難。我建議:應當首先學習基礎課(5門),然後學習專業基礎課(3 門),最後學習專業課(5門)。在5門專業課的學習上,可以任意確定先後順序。如此循序漸進,必能事半功倍。

行政管理專業專科段的十三門課程按特點分類,亦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演繹性較強、抽象程度較高的課程。所謂演繹性較強,即全課程採用範圍演繹的方式展開其體系,內在的邏輯關聯性強。概念、定理可一個個順著推匯出來。所謂抽象程度高,即課程所講授內容與客觀實際不存在較直觀的反映、對應性。而是一種對客觀實際的普遍一般的概括。如哲學、政治經濟學、普通邏輯、自然科學基礎、政治學原理、法學概論、管理心理學即屬於這一類。第二類是實證性較強,離散程度較高的課程。所謂實證性強,即全課程的內容大多為客觀實際的直接描述,與客觀實際存在著較直觀的反映、對應關係。全課程的'不少原理建立於客觀實際的直接證明的基礎之上,而不依賴於客觀實際的普遍一般性證明。

所謂離散程度較高,即全課程範疇體系的內在關聯性不太強,各章甚至可以相對地獨立,乃至給人們一種表象上的"拼湊感".餘下的六門課程即屬於此類。學習這兩類課程,在方法上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學習第一類課程的關鍵是要掌握好初始章節、初始範疇,即全課程的開頭。這是全課程的邏輯起點,真正理解並掌握了,據此類課程特點,下面就能較順利地沿邏輯而展開,同時也便於記憶。

按此方法學習此類課程,許多內容可以從邏輯上推出來,一般是不需死記硬背的。如:學習政治經濟學,關鍵的關鍵在於要掌握勞動價值論,特別是勞動二重性學說。馬克思自己也說過,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理解他的全部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樞紐。以後的剩餘價值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生產價格理論等,都是從勞動價值論中演繹發展而來的。再如:學習哲學,必須首先掌握好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精神關係、運動、時空等初始範疇和內容,後面的內容,均從此推導展開。學習第二類課程的關鍵是要在思維上密切地聯絡理論與實際。這也是由此類課程的特點決定的。在學習此類課程時,應不斷地反覆地將理論與實際相對照,應當多想多問:實際如何?理論是如何概括描述的?這樣概括、描述準確嗎?如此,在理論與實際的反覆相互對映中,即能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加深印象,強化記憶。如學習行政管理學,國民經濟管理等課程,均可如此把握之。必須指出,上述分類只是相對的,並不是說在第一類課程中就完全沒有實證性、離散性的因素。不論學習哪一類課程,都應將通讀教材與重點把握有機地結合起來,即將全面系統的自學與突出重點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