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第二學歷>自學考試>

2015年自考《新聞採訪學》學習筆記「精選」

自學考試 閱讀(3.26W)

  第一節 依靠地方各級黨委或政府是新聞採訪工作的組織原則

2015年自考《新聞採訪學》學習筆記「精選」

一、黨報記者多年形成的傳統

二、為什麼記者在採訪工作中要依靠地方各級黨委或政府這是由我們新聞事業的性質和工作需要決定的。

首先,從我們新聞新聞事業的性質來看,我們的新聞事業是黨的事業的組成部分,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

其次,從工作需要來看,記者在採訪中也有必要依靠各級黨委或政府。

另外,黨和政府的領導掌握全域性,最熟悉本地本部門的情況,同本地區本部門的群眾有密切的聯絡。記者要了解全域性情況,也必須依靠各級黨委和政府。

三、地方記者要接受雙重領導實行雙重領導,這就防止了在領導關係問題上容易出現的兩種片面性:要麼片面強調報社領導,忽視地方黨委;要麼片面強調地方黨委領導,忽視報社領導。

  第二節 地方記者怎樣依靠地方黨委或政府開展工作

一、關鍵是主動地方記者依靠地方黨委或政府開展工作,關鍵是主動,把自己看作當地的一分子,深入當地生活,不把自己置於“客人”地位。

二、爭取地方黨委或政府領導的途徑

1、爭取黨委同意,列席黨委或政府的有關會議。目的是瞭解黨政領導意圖,掌握全域性情況,發現新聞線索,搞好報道。

2、經黨委同意,閱讀有關檔案、電報,聽傳達報告。

3、報道計劃送當地黨委或政府徵求意見。

4、跟黨政負責同志去基層搞調查研究。跟的好處是:

——可以即使掌握情況,發現典型。

——可以及時地瞭解到黨政領導同志對工作的意見,以及指導思想形成的過程。這比在機關裡聽他們談情況,談意見,往往生動得多,深刻得多——可以具體地觀察到黨政領導同志對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所持的態度,以及他們的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等5、重要報道和內參稿,送黨委或政府領導審閱。一是為了核對事實,使事實準確無誤;二是為了掌握恰當分寸三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當地的實際,提高報道和內參稿的質量。

6、力所能及地承擔當地黨委或政府交給的任務。

7、地方記者還要起新聞單位與地方黨政之間的橋樑作用。

8、接受報社委託,爭取地方黨委或政府支援,籌備記者會。

三、地方記者要正確處理同地方黨委關係中容易出現的矛盾

1、多寫與少寫的矛盾。一般地說,地方黨委或政府對地方記者最大的願望,就是把當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和主要經驗報道出去。有的記者站發稿量太少,地方黨委或政府難免有意見。

2、登與不登的矛盾。有時候,地方黨委或政府從本地工作粗法,希望上級新聞單位的常駐記者發某一方面的報道,但從全域性來看,這樣的報道難於登出來。記者要向當地黨政領導解釋清楚。

3、好與不好的矛盾。有時候,記者送地方黨委或政府審的稿件,審稿的同志認為寫得好,為了鼓勵記者,甚至在稿上寫“感謝XX記者”,編輯部認為寫得不怎麼好,甚至有不用的危險,解決這個問題,只需編輯部把稿子退給記者,提出意見,讓記者修改就行。

4、批評方面的矛盾。記者要堅持以正面報道為主的方針,但對實際工作中違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問題,對違法亂紀行為,對不正之風等,也要敢於揭露和批評,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扶正祛邪,都是黨和人民的需要。

  對於批評中的具體問題,要分別不同情況妥善處理

1、批評地方黨委或政府,或批評其中某一領導成員,稿件一定要送地方黨委或政府審閱,聽取他們的意見。

2、有些批評稿批評的物件是當地黨委或政府下屬單位,為慎重起見,最好也送當地黨委或政府過目,以保證批評準確無誤,同時也便於當地黨委或政府掌握下情。

3、有些記者寫批評一般單位的稿件,顧慮較少,但涉及到批評地方黨委或政府或其中某一領導成員的錯誤時,就顧慮較多,應當相信當地黨委是會按照黨的原則辦事的,是會遵守《關於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的,是能正確對待輿論監督的。

正確的採訪路線:深入實際,深入群眾。

深入實際,是指深入客觀實際。不同歷史時期,黨的'工作重點不同,深入客觀實際也應有所側重。今天的重點,是要深入改革開放和社會漢族儀現代化建設的實際,以及圍繞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進行的工作實際。

深入群眾,是指深入人民群眾,特別是深入人民群眾的主體——廣大的工人、農民、士兵和知識份子。

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的採訪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即群眾路線在記者採訪中的具體體現。這條採訪路線,是由我們的新聞報道要反映和指導客觀實際決定的,是我們的新聞報道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需要。它的思想理論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也創造新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豐功偉績,本身就是重要新聞。人民群眾改造客觀世界的偉大斗爭和主觀世界的活動,是記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聞源泉;離開了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新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