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職務>精算師>

保險精算師是如何工作的

精算師 閱讀(1.9W)

精算師不僅僅能在保險公司工作,精算師或精算從業人員在再保險公司、諮詢公司、銀行、資產管理機構、政府部門及教育機構也有廣泛就業。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保險精算師是如何工作的的知識,歡迎閱讀。

保險精算師是如何工作的

  保險精算師是如何工作的?

為了更好的解釋 “保險精算師是如何工作的”,首先要稍微解釋一下精算師大致的行業背景。

精算師不僅僅能在保險公司工作,精算師或精算從業人員在再保險公司、諮詢公司、銀行、資產管理機構、政府部門及教育機構也有廣泛就業。當然在國內乃至全世界,精算從業人員主要工作於保險公司,尤其是人壽保險公司或壽險精算相關(我個人估計全世界算起來起碼超過60%,國內超過80%),所以一般大眾用“保險精算師”稱呼精算從業人員,雖然不全面,但也算某種程度上的合理。

而樓主提問中的“精算師”應該泛指精算從業人員,但業內只有通過相關考試並具備一定相關工作經驗年限的人在拿到各大精算師協會正會員資格(Fellow)後才能被稱為(某個精算協會的)精算師,也有部分認證資格的準精算師(Associate),其餘一般稱為某個精算協會的會員或精算從業者。

目前全球最受廣泛認可並且聲譽最高的精算師認證體系為美國精算師協會(SOA)和英國精算師協會(IFoA)提供的考試,對應的精算師資格為美國體系的FSA或英國體系的FIA或FFA。國內保險公司的總精算師絕大多數也都至少持有這兩個體系認證中的一個。國內已有自己的精算師認證體系(CAA)並且參與考試人數眾多,但由於各種原因,市場接受程度遠遠落後於剛才說的`兩個認證。

為方便起見,這裡集中討論就業人數最多的壽險公司中精算從業人員是如何工作的。由於保險公司並不需要太多精算人員,因此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只有在總公司才會有精算部和精算人員配置。

在開始之前還需要解釋一下一個壽險公司總公司的典型設定,這有助於瞭解精算部與保險公司其他部門之間如何協調運作的。和其他行業的公司一樣,壽險公司可以區分內部職能為:

公司管理層:總經理、各股東利益方代言人、還有總精算師;

前臺部門:各種渠道銷售部門,如個險業務部、銀行保險部、團體保險部、電銷網銷渠道部、市場部等;

後臺部門:客戶服務部、資產投資部、IT、精算部、核保核賠部、人力行政部、財務部等。

以上區分只是按職能進行的大概區分以方便討論,精算部是典型的後臺部門。當然,每個公司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設定,比如很多公司團體業務部為事業中心體制(也就是國中國,自負盈虧,可能單獨配備1-2個精算人員),不少公司的市場部甚至分公司也經常有精算人員配置。也就是並不一定是隻有總公司精算部才有精算人員,但其他地方很少就是了。

以上扯完一點背景,現在具體介紹保險公司的精算人員到底幹什麼的並且是如何幹活的。

任何保險公司精算部根據工作內容都可以分為兩大類:定價(Pricing)和評估(Valuation)。有些公司也喜歡把定價職能單獨成立一個產品部,精算部只負責評估工作。

  (1)什麼是定價?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目前資訊預測未來,為保險產品確定合理價格的工作過程。保險公司通常按產品銷售渠道區分定價人員,這樣配置是為了方便和前臺部門各不同銷售渠道建立對應聯絡和溝通。定價的大致工作流程如下,我拆成a-g七步:

a. 保險產品初步創意:創意可以由銷售部門或市場部門等進行市場調研後提出,比如市場最近流行什麼產品我們公司是否也需要跟進?當然也可以是精算部本身研究後提出,合作的再保險公司也可能會提供建議。

b. 保險產品形態討論和確認:這裡需要召集各相關部門舉行n輪會議,確認產品最終形態,比如具體保險責任、保障期間多久、銷售費用如何等等,這是一個非常耗時並且反覆的過程,甚至在萬事俱備直到產品最終銷售一刻前都有可能全部推倒重來。

c. 定價模型和保費計算:這是外人聽起來精算其中一個最玄乎的地方,精算人員需要通過建立模型和基於各種對未來的假設,對所開發保險產品未來期間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測。

精算定價三大假設包括死亡(根據產品不同還有疾病、醫療費用等)發生率、投資收益率假設和費用假設。根據具體的產品形態不同,這三個假設的相對重要性不同,比如兩全險相對重要的是投資收益率假設,其次是費用率假設,而死亡發生率重要性其實一般般。這些發生率可以通過行業標準經驗(如中國生命表/重疾表)、評估同事的經驗分析結果和再保險公司獲得。

而目前國內壽險公司99%產品的日常定價模型都是使用Excel建立現金流測試模型,所謂現金流測試就是根據“各種收入項、支出項”得到的各年年末現金流等內部利潤指標,確認該產品風險如何並且是否有利可圖。

定價模型需要遵從一般精算原理並需符合監管規定,下面只是其中一個精算定價方面的監管規定作為參考例子:《關於印發投資連結保險萬能保險精算規定的通知》。

如何建模的事情這裡就不展開細述了。

d. 備案材料準備、總精算師批准及監管備案:模型和保費通過各種內部測試後,精算工作人員將根據監管規定準備各種備案材料,提交總精算師簽字(但其中的保險條款只需要公司法律責任人簽字確認),並對備案材料加蓋公司公章提交中國保監會備案後,這個新開發的保險產品即可以理論上上市銷售。

e. 其餘公司內部和外部的配合: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與負責建模的同事確認好內部建模工作,由於絕大多數公司絕大多數產品的定價模型都是用Excel完成的,在產品定價階段Excel是個非常直觀強大的工具,office附帶的VBA也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程式語言,但(具體工作內容下部分會解釋)還是需要Moses或Prophet等專用精算軟體才能比較好完成評估工作,因此定價人員開發新產品後還需要配合評估人員把Excel模型翻譯成Moses等專用模型。

精算人員也要和公司其他部門配合,比如與兩核部門確認最低和最高投保限額,與客戶服務部門確認各種簡便銷售計算工具的準確性等。

如果保險產品有再保險安排或者因為風險太高需要臨時分保,還需要完成再保險談判、再保險協議簽署和後續再保險賬單結算的工作。

f. 保險產品上線銷售:精算定價完後還需要把模型中計算出來的保費資料、現價資料、準備金因子資料等提供給IT,並配合業務系統開發測試成功後保單才能真正出單開賣。

g. 保險產品售後服務:並不是產品開發完開賣之後就沒有精算的事了,精算可能還需要參與售後工作,如超大額理賠時保險金額的最終確認。

  (2)什麼是評估?

評估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給承接業務估算一個實際的價值,包括資產、負債方面。一般精算人員的實際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按月、按季、按年準備各種法定和內部精算報表供合規和高層決策使用(我們通稱這些人為“表哥”“表姐”“表弟”“表妹”)。而法定精算報表有多少?可以看看“關於印發《精算報告》編報規則的通知”。這只是一部分還沒包括內部報表。

從職能來說,評估一般大致細分如下:

a. 準備金和償付能力計算: 業務承保後,保險公司除了收取到保費還對承保保單形成負債,主要形式就是體現在需要提取準備金方面。國內準備金目前有兩套計算標準:法定準備金(用於償付能力計算)和會計準備金(用於計算利潤和國內的稅)。一些上市公司或合資公司根據上市地要求或合資外方股東所在國要求計算符合當地監管標準的準備金和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可以簡單理解為認可資產除以法定基礎下計算的負債,用來衡量公司的財務實力,進一步反映保單持有人的利益安全。

而相關報表也不是精算部一個人能完成的,來自於財務部門和投資部門的資料和一個強大的核心業務系統也是報表工作的關鍵,而後者國內幾乎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是有好的。對於這些精算朋友,月初/季初/每年4月要出報表的時候是最痛苦的。

b. 經驗分析:定價時使用的假設需要定期更新,通過對承保保單的歷史經驗分析可以調查那些假設指標需要調整,一組緊跟形勢的假設可以保持保險產品定價合理擴大銷售或讓保險公司及早對虧損的保險產品採取措施。

而分紅險產品也需要經驗分析來確認實際經驗和定價時候的預期經驗有多少差異(目前主要是利差和死差),為管理層提供資訊,用以決策每年發放的紅利該有多少。

c. 資產負債匹配:雖然資產負債匹配的重要性在投資領域裡誰都知道,直到近幾年保險公司才開始往這個領域多投資人力。保險公司裡除精算部以外的人員其實對精算都不算了解,而壽險公司保單多數都是長期業務的特殊性,精算人員需要與投資部門緊密合作提供合適的負債資訊如久期等以保證資產管理部門做好最合理的投資規劃,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理財業務”的出現。

d.公司規劃:基於存量業務(因為壽險保單很多都幾十年期限,明顯會帶到未來)和未來發展願景對公司未來業務規模預算等作出預測,最重要的結果是未來償付能力和資本要求。如果償付能力過低,公司需要及早做出注資安排以規避可能的監管層干預。

具體評估工作因為比定價還煩,這裡就不細說了。我覺得從外人來說,上面資訊已經夠了。

對於從業人數來說,一箇中型壽險公司的精算人員按彙報排序一般配置為:

總精算師(1人,任命需經過保監會批准);

精算部總經理(1人);

精算部副總經理(2人,各分管產品和定價);

定價職能(通常每個渠道配置1-3人,整個大職能一般在7-15人左右);

並列評估職能(上面說的細分只能一般每個配置1-4人,整個大職能一般在6-12人左右)。

也就是一家壽險公司所有精算人員加起來大概在15-3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