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財會>會計資格證>

會計資格證書掛靠需要注意的問題

會計資格證 閱讀(1.19W)

由於我國的執業資格實行單位註冊,相關單位要想取得資質,必須有相當數量的註冊人員。這樣就導致有些考取了執業資格證的人員,不從事相應的工作,只是把自己的執業資格證給需要的單位註冊,單位給與一定的報酬,但本人並不在這個單位工作,俗稱“掛證”。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會計資格證書掛靠需要注意的問題,歡迎閱讀。

會計資格證書掛靠需要注意的問題

  背景知識

雖然近年來相關部委加大對“掛證”機構和人員的清理整頓力度,“掛證族”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但由於資格證書掛靠背後的利益鏈條始終沒有徹底斬斷,“掛證”又出現諸多新的操作方式,甚至掛靠範圍還向監管暫時沒有覆蓋的領域蔓延。

專家表示,違規“掛證”給相關工程專案帶來極大隱患,遏制這種現象亟待監管部門出重拳,加大清理整頓力度,並從立法和工作機制方面提高違法成本,加大資訊共享力度,徹底斬斷“掛證”背後利益鏈條。

  違規掛證市場供需兩旺

註冊給排水工程師18—21萬元/3年,註冊暖通工程師12—15萬元/3年,註冊岩土工程師25—28萬元/3年,註冊一級建築工程師8—12萬元/2年(掛章12—16萬元)……2016年底,一份《各證書最新掛靠價格一覽表》在各種證件掛靠網站上熱傳,通過率越低的資格證掛靠費越高,動輒數萬的開價著實不菲。

在一家名為“證書掛靠網”的網站上,記者看到企業資訊欄和個人資訊欄中隨時更新著相關需求資訊,“一次性付清”“高價急聘”等字眼頻頻出現,顯示出市場需求的旺盛。記者線上聯絡該網站客服,以企業名義詢問註冊一級結構工程師證掛靠費用。客服表示,如果是純掛證申報或維護資質,價格在每年5萬元左右,如果要同時掛章或者投標掛專案,費用則需要根據具體專案來談,若需要持證者到現場的話,還得支付出場費、誤工費等。

據瞭解,“掛證”在業內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建築、環保、水利等領域甚至已經形成慣例。石家莊市一家小型建築公司專案投標負責人李某告訴記者,建築企業在申報相應資質或參與工程專案投標時,均要求企業擁有數量不等的相關持證員工,而建造師考試通過難度大,全國範圍內持證人數也不多。

“租賃證件不僅能夠解決企業審查資質的問題,而且可以節省大筆費用。”李某直言,儘管相關建築執業證“掛證費”不低,但其成本也只相當於聘請持證工程師的1/10,“掛證”對於企業來說十分合算。

另一方面,僅“出租”資格證、不用上班就能掙錢,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專職考證。由於通常具有空閒時間和學習能力,大學生成為考證和掛證的主力軍。喬某告訴記者,進入大三大四,有眾多學生成為考研大軍,還有一些學生則瞅準建築等行業中各種證件潛藏的巨大利益,這些非從業人員組成了考證大軍。“不用進入行業,單掙掛靠費日子就過得不錯,如果以後想轉行,不用託人找關係,拿著證就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喬某說,在一些高校的特定專業中,這種情況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除了大學生,一些已經取得高資歷的從業者也在掛證。“所在單位的持證人數已經足夠,不需要增加註冊,多出來的證就相當於閒置了,辛辛苦苦考下的證不能浪費,所以多半會選擇掛靠出去。”石家莊某消防工程公司的一位二級註冊消防工程師告訴記者。

執業資格證書掛靠,一邊“租”到證的公司隨之提高了資質檔次、競標資質、競標能力,隨之可以獲得更多利潤;一邊“掛靠族”不用工作即可獲得巨大收益,甚至是“一次投入終身受益”,因此公司與持證者兩全其美,“掛證”市場供需兩旺。

  灰色鏈條帶來隱患

近年來,住建部、環保部等部委陸續通報多批違規“掛證”機構與人員,多地也專項清理整頓職業資格“掛證”現象。2016年下半年,住建部連續釋出15份行政處罰通知,對15名包括註冊建造師、建築師、結構工程師等職業資格證持有者,給予吊銷註冊執業證書或撤銷註冊等處罰。環保部也通報了存在環評工程師掛靠行為的兩家環評機構和4名相關人員的查處情況。

然而,單單處理“掛證”的持證者或違規掛靠的企業機構是不夠的,“掛證”背後是持證人、中介和企業三方形成的職業資格證書掛靠的利益鏈條,這個鏈條上各方環環相扣,已經成為固有的灰色地帶。

河北某高校建築系畢業生馬某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考證、掛證經歷。馬某大三時想考取二級建築師資格,為了順利通過考試,他接觸到一家中介機構。在考前該機構對馬某進行了考試輔導,但同時也建議他最好把資格證交由他們掛靠出去。

中介告訴馬某,通過考試到正式註冊之間還有很多程式需要走,他們機構可以幫助他找企業處理,最快時間內完成註冊,之後掛靠還會有費用。中介最初給的掛靠價格偏低,每月只有幾百元,這讓馬某有些不滿意。但相對於“掛靠費”,想真正從業的馬某看重的是通過外掛單位取得正式資格和執業章,經過考慮還是同意了中介的建議。

“我當時實質上是將證‘掛靠’給了中介,至於他多少錢再租給企業,我就不得而知了。”馬某說。從考試到拿證、掛證,相關中介機構主動“服務上門”,足見其背後的利益。記者撥打了一些網上釋出的資格證“掛證”電話,發現對方也大多不是持證者本人,而是中介代理。

違規掛靠讓持證人、中介和企業三方得利,卻給整個社會帶來了不安全因素。證書掛靠的公司往往是“一流投標、二流施工、三流管理”,為了取得專案而弄虛作假,必定會引發工程問題方面的安全隱患。而在建造、結構、環評等職業資格准入類領域,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機構憑著掛靠的資格證從事專業工作,將產生更大的風險。

據相關媒體報道,2014年底,北京市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體育館及宿舍樓工程工地發生坍塌,造成10死4傷,事故背後存在所謂的“清華附中工程專案備案專案經理”葉耀東“掛證”行為。甚至有環評機構做出的環評報告,其實是幾個動漫專業的學生從網上下載模板“照貓畫虎”。

事實上,“白拿錢”的持證者個人也並非全無風險。目前建築工程都是終身負責制,如果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或事故,掛靠在公司的`證書持有者也將被追責,甚至入刑。上述工程事故發生後,住建部對葉耀東給予吊銷一級建造師註冊證書、終身不予註冊的行政處罰。

  資訊連通加大懲處力度

行政部門有要求,市場有需求,考證掛證有奔頭,這使得“掛證”現象屢禁不止。雖歷經整頓,但違規方式卻不斷“創新”。據報道,有人專門為大型環評專案成立一個公司掛靠資質,專案完成後就把公司登出,即使日後出現問題,也找不到編寫環評的相關責任人。而隨著國家對職業資格證書監管的加強,很多人轉向一些監管不嚴的領域,如消防工程師、安全評價師等。

無論相關證書註冊管理辦法還是建築法、招投標法,都嚴格規定掛靠是嚴格禁止的行為。去年5月,國務院出臺《2016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要點》,也要求嚴肅查處職業資格“掛證”“助考”等行為,可“掛證”不絕,有專家認為違法成本低是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現行法律對‘掛證’行為僅僅是嚴令禁止,並沒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從相關部委的處理結果來看,通常也只是對少數違規者吊銷註冊執業證書、撤銷註冊等行政處罰,對整個灰色市場形不成有效震懾。”國家行政學院博士後陳雪說,違法成本低、處罰力度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掛證”行為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由於一些基層建設部門工作人員習慣於“紙上監督”,對企業資質審查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使得監管工作存在漏洞。河北省住建廳一位負責人坦言,過去資訊收集不完善,導致“人證分離”現象很難發現與查處。

陳雪表示,“掛證”現象反映出相關監管部門消極監管的慣性心理,也反映出我國當前專業人才不濟導致資質租借的現實。完善現行的資格審查程式,摸清企業底細,才能真正有效防止企業租借資質,證書掛靠才能真正被遏制。

從2014年開始,作為諸多建築工程類職業資格監管部門,住建部啟動了企業資料庫、註冊人員資料庫、工程專案資料庫、誠信資訊資料庫、一體化工作平臺的“四庫一平臺”專案建設,實現以單位查人員、以人員查單位,可及時發現持證者重複註冊、同時出任多個專案經理等違規情況。

更重要的是,隨著社保系統有望在2017年全國實現聯網,將使“掛證”難度加大。實現“掛證”往往需要持證人在企業本地有社保,即需要證明“人證不分離”的情況。當各地的社保進行聯網之後,監管部門可以通過社保系統查詢企業在職人員,並與資質要求比對,使相關企業資質的人員指標實現處於動態監控中,企業作弊的難度大大增加,“人證分離”的現象將會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此外,也有專家表示,一些職能部門在企業資質體系設定、專案招標要求等方面,對相關持證人員指標要求設定過高。這不僅使一些有實力、有特色的中小企業被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也在助推“掛證”市場需求。“我們承攬的工程,可能一箇中級工程師就會做得很好了,國家要求一定要有高階工程師來做的話,那就大材小用了。而且僱高階工程師的錢又非常高,只能想別的辦法了。”